起初,眾人還道封亦乃是在勉勵他們,孰料封亦如此說,也是如此做的!

先是青雲內部革新舊制,七脈歸一,取締各脈“首座真人”職位,轉為青雲掌教之下的“六大傳功長老”。首屆“六大長老”分別由原本各脈推舉,不出意外都將是原本各脈的首座。

他們由以往事無鉅細全權掌管一脈,轉為分別執掌六大傳功職位,即是“通玄”、“修元”、“御劍”、“元丹”、“玄器”、“萬法”。

掌教真人執掌“刑罰院”、“永珍執事院”、“三才院”。“刑罰院”統率青雲刑罰司,負責懲處犯了門規戒律的青雲弟子;“永珍執事院”頒佈任務、核算獎賞;“三才院”教匯入門弟子諸般功課。自此形成六大長老傳功、掌教真人用人的格局,七脈分散的力量得以集中在一處,形成堅實合力。

一年磨合之後,青雲六大傳功部各歸其位。

各院執事長老即位履任,諸般事務走向正軌。於是,青雲門弟子奉掌教之令,從青雲山走出入世,開始首度以修士干涉俗世事務的歷程。

俗世經受多次災難,原有的秩序已被打破,這幾年幾乎都處在無法掌控的混亂之中,凡俗百姓水深火熱,苦亂世久矣。以往正道中人會為剷除禍亂一方的邪魔、妖獸出手,卻不會貿然干涉俗世眾生的生活。

封亦一改居高臨下旁觀之態,主動讓青雲弟子參與到穩定俗世秩序中去。畢竟,不管修士如此自詡超脫,根基和源頭卻是來自於俗世凡塵。青雲亟待發展,需要無數弟子,也為接納弟子而革新舊制,自不會再讓自己與凡俗割裂開。

讓青雲弟子參與到凡俗,即可穩定秩序,也可更改以往青雲收受弟子多以“機緣”為主之態勢。

譬如青雲山所在之中州,諸弟子於“永珍執事院”領了任務,下山穩定秩序後,還會拿出“玄器院”煉製的“根骨靈石”,為年齡適宜的孩童挨個測試資質。凡是資質合適而對方有意願者,皆帶上山收入“三才院”教導。

如此一反超然、主動入世之舉,在修真界頓時掀起轟動。只半年,中州格局大改,不管是俗世抑或青雲“三才院”,盡皆成果斐然!

見此其他門派立時坐不住了,紛紛效仿。

如今各門各派雖已定下盟約,相互之間的競爭卻沒有消失。以青雲這般大魚小蝦一網打盡的做法,他們若不趕緊附人驥尾,等青雲發展起來,他們恐怕就要落到無關緊要的地位了!

然而就在各派忙碌之時,青雲門驟然再起波瀾——被無數修士視為道家無上真訣的“太極玄清道”,其中前三層竟從青雲流出,通傳天下:凡所願者,皆可修行青雲真訣而不被追究,甚至可以自行前往青雲駐外據點請教。不過只限前三層,欲要修行後續真訣,就得加入青雲門。

此事一出,各派駭然失色!

別說聽過青雲名聲、敬仰青雲門的尋常修士,就是為數眾多的散修也無不為之意動,瘋狂那般朝中州湧入,欲探此事究竟。散修傳承缺乏,為了修行,他們中的一部分甚至不惜墮入魔道。

如今有青雲無上真訣流傳,他們那裡還能坐得住?

只是如此一來,立時將各門各派逼到了絕境——若天下人都去修行青雲門的無上真訣,那誰還會選擇拜入他們的門派?尤其當他們拿到青雲流傳出來的“太極玄清道”,確認真實無疑之後,愈發難以抉擇。

誰都能看明白青雲門的謀劃,可到了此時,誰也無法阻止。當然,要打破青雲對他們的影響也簡單,只需學著青雲放出自己門中入門法訣即可。只是當世各門各派門戶之見極深,誰也不敢違背祖制將門中視作根基的法訣傳出去。

可不傳,時日一久,天下皆為青雲傳人;可若要傳,萬一造成門中秘法失落,他們誰能擔負得起這個責任?

各門各派無不為此煎熬,到了這時候,他們方才明白封亦親自送出玉清殿,所說那句“青雲敢為天下先”蘊藏的含義!

雲州。

碧瑤看著眼前封亦直樂,笑道:“你可真是敢做啊,青雲門的‘太極玄清道’就這般被你丟擲來,你是想將九州中土所有英才一網打盡,還是想直接站到各門各派的對立面去?”

聖源教祖地仍在蠻荒聖殿。

不過那裡人煙稀少,不利傳教,故碧瑤將聖源教總壇仍轉回雲州。

雲州廣袤,雖沒了狐岐山,依然有名山大川足夠棲息。

封亦也笑:“他們這些人,不逼一把,哪裡敢打破窠臼?至於對立——呵呵,碧瑤,你覺得他們有那個實力同時對付當時最強的兩個宗門麼?”

“兩個——?”碧瑤眉頭一挑,明白他言下之意,輕哼道,“喂,我什麼時候說過要幫你?”

封亦哈哈笑道:“之前形勢危急,他們或許沒在意,之後定也會反應過來。碧瑤,那些傢伙精明著呢,再說我也沒瞞著。”

“哼!”碧瑤白了他一眼,轉開話題道,“你不是說五年麼,怎麼這麼快就下山了?”

“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