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枯樹山煉血末路(第1/3頁)
章節報錯
益州。
枯樹山。
益州除了中部地勢平曠,其餘四面多有山脈,尤其東部與西部群山莽莽,山勢最為險峻,亦且綿亙不絕,商旅難行,人跡罕至。
枯樹山便是位於益州東南部的一座荒山。
此山多土石,周遭也無水脈,山上林木稀疏,遠遠望去便似漫山枯樹,由此得名。因為多土石,道路難行;少林木,野獸稀少。是以此山連打柴、狩獵之人也沒有,甚是荒涼。
但有一點,讓它被有心之人看重,選為了全新的宗門駐地。
只因枯樹山上,有一大片天然的地下巖窟。
那些地下巖窟乃是暗河流經此地的河道,四通八達,遍佈整座山脈。不知從何時起,地下暗河水流枯竭,使得枯樹山漫山樹木枯萎凋零之餘,也將巖窟顯露了出來,成為天然且隱蔽的寄居之所。
此地,乃是魔教煉血堂全新駐地所在。
枯樹山下地底巖窟雖也隱蔽開闊,四通八達,但與原先的煉血堂總壇空桑山“萬蝠古窟”相比,格局差了不止一星半點。搬遷至此,實非得已。乃是煉血堂宗主年老大熟思之後,與宗門幾位核心首腦商量過後的決策。
空桑山,他們應是回不去了。
當年正魔大戰,年老大以為魔教能借此復起,踩著青雲門走向新的局面。誰也沒想到聖教四大宗門合力,居然還是敗在了“誅仙劍”下,四大宗門宗主全都受傷不說,門下弟子也損傷極大。
若只是如此倒還罷了,沒曾想聖教幾大宗門在隨後數年竟陷入混亂,肆意攻伐,以“損小補大”的心思向聖教諸多小門小派出手。
年老大雖知曉聖教無情,但也被這般狠辣手段嚇得夠嗆,知道再回空桑山必會迎來禍患,甚至被人屠滅也是極有可能之事。
年老大不敢冒險,與眾人商議之後,無奈放棄祖地,搬到了這名不見經傳的枯樹山。
數年下來,煉血堂在風雲激盪的局勢下安穩度過。
這無疑證明了年老大的先見之明。
當初從正道三門闖入萬蝠古窟起,一直到東海流波大戰,煉血堂損失了許多人手。年老大費心積攢數百年的底蘊,幾乎都在那一兩年內耗盡。幸運的是門中幾個可堪倚重的首腦俱在,又得祖宗庇佑,尋到如此隱蔽的落腳之地。
眼看無數門派在數年之間殞落消散,年老大後怕之餘,也大感慶幸。原本憤慨不甘的心思也淡了,畢竟煉血堂再慘,道統仍在不是?人手損失便損失了罷,也不過是再耗費些心血,積攢百年時光罷了。
只要心氣不絕,煉血堂總會有崛起之日!
何況時局紛亂,對於煉血堂也並非全無好處。聖教幾大門派各自爭鬥,覆滅門派無數,但也有漏網之魚。失去宗門庇護的一些僥倖逃脫之人,在年老大暗中邀請下,紛紛加入煉血堂。
也有不少原本不願受宗門牽絆的散修之士,眼見時局大亂,生怕被捲入其間成為可有可無的炮灰,也加入煉血堂門下。畢竟,“煉血堂”這三個字,對於小門小派以及散修之士而言,也頗具分量。
當初威壓整個聖教的黑心老人,即便去世數百年,仍自有餘威存世。
如今煉血堂除了年老大、桃夫人,劉鎬、野狗道人幾個老面孔,還有齊郡趙家出身的趙長老,因為宗門覆滅終日愁眉苦臉的青年曹鴻,再加上諸多弟子門人。
當真計較起來,煉血堂以整體實力而論,竟似沒有多少損傷,反而因為新人加入實力不斐。除了聖教四大宗門,其他殘存的小門小派還沒有哪一家能與之相比,年老大對此頗為感慨,也算是因禍得福罷。
可惜,幸運不會永遠眷顧著某一個。
對於宗門而言也是如此。
陰雲密佈的一日,枯樹山迎來一行二十餘人的不速之客。
那些人身形矯捷如狐,遍地山石對於他們的行走沒有半點遲滯。林木稀疏也能尋到合適的遮掩行蹤之法。他們便在山石、樹木、灌叢的相互掩映之下,以輕捷無聲的腳步,向枯樹山地窟入口潛行。
“唔——!”
奔行之間,稀疏灌叢不起眼的某處,響起了一聲短促的痛哼。
那是煉血堂潛伏在外的暗哨,這群人對此似乎瞭若指掌,派出一人悄然摸近,猛地發起進攻便輕鬆解決了哨衛。失去暗哨提前示警,守在洞窟入口的煉血堂弟子,直到那一隊人幽靈般出現在面前,方才驚駭地反應過來。
“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