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並不在意,笑著回道:“老人家,我叫張小凡。”

“張小凡?呵呵呵,是個好名兒吶,親切!”賀老六初時還怕青年說出個文縐縐聽不懂的名字,沒想他的名字這般樸實,聽著便有股親切勁兒。

“老人家腿腳不好,怎麼還要到這麼遠的地方來打柴?”

賀老六聞言嘆氣,道:“因為只有這山上的木料質地綿密耐燒,煙火氣也旺,富貴人家就喜歡這樣的柴禾,能賣個好價錢哩。”

“唔。”張小凡點點頭,也沒有多說什麼。

他自下山以來,漫無目的四處遊歷。見到這樵夫生活艱辛,本自農戶出身的他感同身受,相助一二不足為奇。

兩個歇息一陣,又自啟程。

過了些時辰,前方開闊道路的盡頭出現一座小鎮。鎮外立著石碑,正刻了“泰寧鎮”三字。張小凡極有耐性地陪著賀老六入鎮,隨他一道將這捆柴禾送去一戶莊園,正待他想要告辭離去,賀老六卻拉著他不許他走。

“後生吶!”

“今天你幫了老頭兒大忙,哪能讓你就這麼走了?”

“走走走,你也到老頭家坐坐,好歹吃個飯、喝碗粗酒再說!”

張小凡推脫不得,只好與他同去。

賀老六心性淳樸,雖然拮据,為待客還是咬牙買了二兩滷肉。一路上絮絮叨叨的交流,張小凡知道他的家境。別看賀老六年紀大,家裡竟還真如他所言那般,養著七八個稚齡孩童。

為了養活那些孩子,賀老六辛苦勞作也不過勉強餬口。

張小凡自不忍他破費,便自行掏錢買了許多肉食、果蔬等等,便是糕點、果脯等零嘴也買了不少,看得賀老六直心疼,連連勸阻方才作罷。

然後兩個人提了大包小包的東西,往鎮子西邊最外面的偏僻角落而去。

聽賀老六說,原先他的家也不在那邊。只是當初有兩個崽子不聽話,惹了風寒,為了籌錢治病只好把祖屋賣了,換了間最偏僻的房屋。

“其實這兒也挺好,喏,你看——”

“那外邊的兩畝地便是老頭兒的,正好離家近,方便照看!”

在張小凡前方,一個破落院子後面立著幾間老舊茅屋,便是賀老六如今的住處了。院子裡有好些個孩童,大的不過十一二歲,小的三四歲也有、五六歲也有,男娃女娃都有,全都在大孩子帶領下做著什麼活計。

賀老六提著東西一瘸一拐回來時,院子裡孩子一看見他頓時呼啦一下跑來,邊跑邊喊著:“老爹回來了!是老爹回來了!”

“哇!”

“今天老爹帶了好多東西啊!”

“別擠別擠,都幫著老爹提東西!”

“老爹,我餓......”

賀老六和藹而慈祥的笑著,摸摸這個,又拉了拉另一個,眼裡的慈愛幾乎要溢滿出來。那一瞬,他身上的謹小慎微與神困疲乏盡都消失不見,他就像是一堵屹立不倒的牆,為一個個稚齡幼童們遮風避雨。

張小凡再是遲鈍,也能看出來那些孩子,明顯不是出自一戶一家。

那些應該都是由他收養的孤兒。

想起一路之上,賀老六一瘸一拐略顯佝僂的模樣,張小凡忽地心中一堵,無比觸動,那佝僂踉蹌的身影也變得高大起來。他本打算拜訪了賀老六的家之後,便立時離去。可他現在改變主意了,他打算在此住一段時間。

在這破舊而荒僻的小院裡,張小凡感覺到有讓他安心的東西。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