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攤很熱鬧。

天南地北的人湊到一塊,談天說地,有講家長裡短的,有講生活艱辛的,也有誇大其詞引人矚目的。

充滿了俗世鮮活的氣息。

——所以封亦很喜歡這身土氣的豪俠服飾。它讓自己融入了世間,能聽到最真實的凡俗之聲,也提醒著自己謙虛謹慎,立足現實。切不可被別人尊稱一聲“仙師”,自己便以為真的是“仙”。

那樣太過傲慢。

山神廟的大門破舊而坍塌。封亦看著那茶攤後的廟宇,心中浮想聯翩。

觀其樣式,以及殘存的大門的遺蹟,封亦得出,眼前的山神廟曾經也闊過。

然而不知道什麼緣故,卻又荒廢了。在這個世間,廟宇繁多,人們眼見諸般神奇,經受諸般苦難,心靈無處寄託。

神明,由此被臆想而出。

“嚯!”

“天啊,真準!”

“我認得王二,老先生說得太準了,簡直鐵口神斷!”

——

忽然的一陣喧譁,將封亦從思索中驚醒。這般狀態,也不是首次,從那日在上望,為破邪陣主動進入陣基,明悟了“陰陽雙生,太極混沌”的道理後,他感覺到自己的心境似又有進展。

此後,時不時的,他便會隨著一陣莫名的思索,從而陷入沉思。

封亦循著聲音,往那邊看去。

倒也沒有生氣,只是單純地好奇。

幾桌之外,一群行商夥計圍著一張桌子。那桌子上首坐著一人。此人鬚髮皆白,面容清矍,目若含星,身穿一身道袍,滿是仙風道骨之資,引人信任欽服。

在那老者身旁,立著一支竹竿,竹竿挑了副布簾,上書“仙人指路”。

他的另一邊,坐著一個小姑娘,年歲極小,膽子卻大。哪怕被一眾人圍著,她也安然自若地舔著糖葫蘆。

鮮豔的糖葫蘆,左手一個,右手一個,嘴裡吃得鼓鼓囊囊,模樣十分可愛。

“那,老先生,您覺得我該如何破解此局呢?”

說話的,便是“王二”了。

王二穿戴細膩,比旁邊起鬨的明顯更加殷實。他也不叫這名,只是行二,便有這稱呼。

那老先生目光一沉,似是不悅:“老夫幫你點出關竅,已是違逆天機,若再幫你,叫老夫如何自處?須知‘天道輪迴,報應不爽’,老夫可不願自絕天道!”

那王二慌了神,忙道:“先生若不能直言以告,小子不願強求,更不敢有損先生修行——但請先生指條明路!”

老先生搖頭:“你這人,執念太深!老夫不願與你牽扯過甚,可你這——!唉,罷了罷了,今日老夫便破例了。只是老夫不願與你結下因果,為你指明道路可矣,你卻也得回饋老夫錢財,了斷因果,老夫才能沒有後顧之憂的幫你!”

王二激動:“若得先生指明,我願重金酬謝!”

老先生怒道:“你當老夫覬覦你錢財麼?”王二忙道:“是我失言,是我失言!”

老先生嘆道:“痴兒!何須重金?十兩足矣。再多,又是一番因果。老夫只願了卻因果,如何肯多要你一分一厘?”

“且聽好罷,所謂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