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經未說其他,單是在講“太極玄清道”修行中,運轉和強化腹中“五氣”的。能讀懂經中“五氣”修行,便能臻至“五氣朝元”之境,“心藏神火,肝藏魂木,脾藏意土,肺藏魄金,腎藏水精”,五氣朝元,將使得“太極玄清道”修煉之真元更加凝實,運轉愈發如意,恢復更加迅捷。

可謂是全面增強!

封亦至此,方知胥師祖用心良苦,也更加勤修不輟了。

日升月落,便是一日。

斗轉星移,又是一年。

潛心修行的封亦,有《朝元經》增益,又在“玄妙境”無形助益之下,進境可謂一日千里。

一日偶然間,封亦疲乏時閒看《南華真經》,翻頁時驀地福至心靈、一念先動,那抄錄的道經書頁竟在心念無形掌控之下自行翻了過去。封亦愣了一下,旋即狂喜,而後再三嘗試無誤,他便知曉了一件事情——

自己居然突破了“御物境”!

狂喜過後,封亦又很快冷靜了下來,“玄妙”心境讓他掌控自己的情緒越發自如。別看他修行不久,可已然很有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高明境界。

回過來說——

封亦平靜之後,他回顧了一下自己潛修這段時日,最後驚訝的發現自己從第一次入定通感、引氣入體的修行起始,到現在居然僅僅只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

“‘玄妙境’,對修行的助益如此之強嗎?”

他一時猶豫起來——要不要說出去呢?

若他沒記錯的話,原著中三四年修成“御物境”便已是整個青雲門都極為出眾的天才人物了。那麼一年半就修到“玉清四層”呢?

有言道,“領先一步是天才,領先三步是瘋子”,封亦深以為然,並且決心藏拙。雖說如此一來,他無法得到後續修煉功法,可稍稍放緩一些或許並不是壞事。

其後,潛修多日的封亦,再度出現於一眾師兄眼裡。

如是平平靜靜,又過了幾日。

在此之間,有兩件事情不得不提——其一是封亦突破“御物境”後,再次修行,竟隱隱在所居庭院中感覺到一種仿似被束縛的壓抑之感,而離開了弟子居後,這種修行時的感覺便消失不見。

熟思之後,封亦覺得自己或許尋到了朝陽弟子突破後搬離臨客峰的緣由。

其二之事,卻是讓封亦更加擔憂——下山歷練的徐明,竟還沒有回山!

那是偶然裡封亦來到逐霞峰東山居,徐明所居住的院子竟仍不見人跡。出來時碰見江楓師兄,一問才知,他從下山歷練起直到現在還沒有回山!

起初,封亦耐著性子等候。

可很快又過了一兩月,仍自沒見徐明回山,封亦便當真有些擔心了。青雲門弟子殞落在下山歷練中的並不少見,由不得他不擔憂。思前想後,封亦找上了東來殿。

“噗~!”

剛剛喝到嘴裡的茶,立時便噴了出去。

以商正樑數百年定力,此時竟也目瞪口呆,好半晌沒反應過來——“你、你說什麼?你要下山?——不,不是這個!你剛剛給為師說,你突破到‘玉清四層’了?”

封亦正色道:“師父,弟子在兩個月前便突破到了‘玉清四層’,按照慣例應當下山歷練,懇請師父准許!”

商正樑仍自瞪著眼,全無平日嚴師那般泰山崩而色不改之氣度,竟還顯得莫名的滑稽——“封亦,修行之事務必慎重,可不能貪功冒進,更不能心生妄念——”

封亦無奈,只好左右環顧,從商正樑書桌上取下一直筆,道:“師父請看!”

他將那筆橫放在手掌,掌心朝上攤開,而後將神念凝注其上,真元運轉下那支平平無奇的竹筆便在商正樑瞠目眼神裡晃晃悠悠的浮空而起!

“——!”

商正樑一時無言,心裡被一種從天而降的喜悅和莫名其妙的失落填滿,翻來覆去腦海裡只有幾個字——“御物境啊!真的是御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