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出一個箱子,是採用最古老的防腐方式,表面燒焦碳化的箱子,所以儲存到現在仍然基本完整,不過箱子上的銅鎖,因為地下環境潮溼,溫度也比較合適,早已經鏽的破爛不堪了。

存檔完畢,在攝像機鏡頭下,陸晨拿掉一碰就碎掉的銅鎖,開啟!

裡面是四件瓷器,儘管已經經過很長時間了,可因為箱子密封性很好,在箱子沒有損壞的情況下,外界潮氣溼氣進不來,地下深處常年溫度變化也不大,所以瓷器儲存出乎意料的完好。

李青柏有點激動了,他和陸晨一樣,都屬於瓷器組的專家,一看四件瓷瓶就意識到出大事了。

“是真的嗎?”李青柏的聲音都略有顫抖,問拿起其中一個瓷瓶的陸晨。

“應該是,我們一起鑑定一下就知道了。”陸晨也稍有激動,儘管此前他就已經用金光看過了。

可是實物和看到的不一樣,就像是畫餅充飢,如果真能吃到餅,何必畫餅充飢呢?

拿在手上,陸晨非常仔細的欣賞,實際上他早已經知道真假,鑑定只是為掩人耳目裝模作樣。

柴窯,是生活在五代後期的周皇帝柴榮自創的,依賴於他對礦物質認識深刻遠超常人。

用金屬銀和土混合作胎,胎內佈滿精巧的進排氣系統,外面的釉層套在胎體外,就好像是一層衣服,中間是空的留有間隙,這是柴窯獨有的工藝特點,也是柴窯瓷器成功的重要緣由。

柴窯,一直到現在從箱子裡拿出來,還能保持新燒製一般的美麗顏色鮮豔,因為其工藝特點,讓礦物金屬與寶石的微粒一直保持著天然的活性,還沒有‘死’去,所以看上去就像新的。

兩人輪番鑑定,四件柴窯一一鑑定完畢,李青柏十分激動,都是真的!

兩人得出的結論一樣,大事件,於是決定立刻上報,畢竟柴窯完整瓷器出土,事關太重大了。

上報上級部門,訊息也被一些人傳出去了,立刻引起一陣轟動,報社、電臺的記者蜂擁而至。

當地政府立刻當成一件大事來辦,在本來就有的警戒基礎上,調集大量警力在外圍保護起來,財帛動人心,柴窯瓷器弄到一件即使是有殘缺的,也夠一個人吃香喝辣一輩子,難免有人鋌而走險,不惜以身試法。

果然在接下來的三天裡,就逮住鋌而走險的五個人,其中四個是通緝犯,一個是無業遊民,還不包括被嚇走的,要是全算上,數量至少翻倍,甚至可能翻幾倍,畢竟有貪心的人太多了。

由此事件,即使是電臺、記者,也只能憑證進入而且需要準確登記身份,才能獲准進入。

前後歷時近一個月,柴窯遺蹟終於被髮掘出來,並加以固定保持原樣,經過上級部門研究,決定以此為基礎,專門建成一個柴窯歷史博物館,將來或許還會對外開放,成為一個特殊景點。

不過這些事和陸晨等人無關了,圓滿的完成搶救性發掘,他們的任務就優秀的完成了。

能全程參與柴窯遺蹟發覺,將會在他的履歷上,填上光鮮亮麗的一筆,成為一種重要的資歷。

回去,吳老非常滿意陸晨的表現,半月後拜師儀式舉行。

雖然這個年代已經不講究這些,然而有些儀式是必須舉行的,這在宣告陸晨成為吳老的正是接班人,正式進入他構建起來的圈子,讓陸晨成為圈子裡的重要成員,得到一個廣大而強大的人脈網。

陸晨的紫貴人珠寶行越發壯大,逐漸成為華夏第一大珠寶行,日進斗金不足以形容。

一年後,再一次雕刻過程中,偶遇雷雨風暴,有感,雕刻技藝一躍成為宗師級別,蓋壓群雄。

他的古玩事業也蒸蒸日上,國寶、奇寶,不斷流入他的懷抱,讓他的收藏日益豐富。

三年後,陸晨和徐子怡完婚,徐家因此和吳老的關係網產生交集,受益良多,仕途飛黃騰達。

五年後,他在京城開辦一間大型私人收藏館,展出他收藏的文物,其中國寶級別的居然達到三十六件,其他珍寶數不勝數令人震驚,吳老親自擔任私人博物館名譽館長,故宮博物院的館長,也湊熱鬧擔任名譽副館長,與故宮建立合作關係,可以互相展出對方的珍藏。

八年後,陸晨成為國內古玩第一人,華夏收藏協會名譽主席,名滿天下為眾人景仰。

……全書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