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醬碟(第2/2頁)
章節報錯
“小晨你來了?”剛進病房,就看到菜叔躺在床上,兩條腿和腰部以下,都有一些保護措施。
除此之外,胳膊上、頭上裸露出來的面板,還能看出一些大小的疤痕,顯然是車禍留下的,只是比雙腿和盆骨骨折,這些皮外傷就不重要了,只要處理得當,好的很快,只是難免有疤痕留下。
“蔡叔,我今天才知道您住院了,來晚了。”陸晨把水果放在櫃子上。
“和你蔡叔還客氣什麼?快坐下,今天多虧你了,要不可能他們母子就把房子賣了,沒了房子,可讓我們一家人以後怎麼辦?”蔡叔說著居然老淚縱橫,他們兩口子都老了,賺錢不多,蔡明的年紀還輕,也沒有積蓄,等再買房子至少要等不少年。
“我想起來了,那個盤子本來是一對的,有一次我喝酒的時候,不小心打了一隻。”蔡叔懊悔道,他當時怎麼也不會想到,隨手打碎一隻盤子,就價值一百多萬,早知道肯定供起來了。
事實上很多古董的消失,就是像這樣,在不知道是古董的情況下,偶然毀滅了。
“不對,老伴,我記得當時還有一個碟子,和兩隻盤子一起買回來的,會不會也是古董啊?”懊悔的蔡叔猛然一抬頭,他們是從一個走街串巷的人手裡買下盤子的,當時買了兩個盤子,送了一個小瓷碟。
“對,可是一個小醬碟,就是古董又能值幾個錢?”蔡明媽有點不以為然。
“你知道什麼,古董值多少錢,可不是按大小算的,快拿來,讓小晨幫著看看。”蔡明爸催促。
“別,媽你再這陪著爸,我和陸晨回去就行了。”蔡明連忙攔住媽媽,和陸晨一起開車回來了。
找出一個碟子,果然是醬碟,裡面還有一些醬,他連忙用水沖掉刷乾淨。
屋裡的光線有些暗淡,蔡明拿出來的時候,陸晨看到的是一個青偏藍的小瓷碟子,宛如湖水。
“不會是真的吧?”陸晨也有點激動起來,這種特徵的瓷器,在華夏的歷史上可是大大有名。
陸晨連忙讓蔡明把小碟子放在桌子上,金光一掃,已經得出令人震驚的答案。
汝窯!
汝窯茶托!
茶托是用來襯墊茶杯的碟子,也叫‘瓷盞託’,從南朝開始流行,到唐代逐漸增多,盞託託口一般較矮,口沿捲曲作荷葉形,正好和醬碟的形狀相似大小相符,所以被用來做醬碟了。
普通人家的餐具一般不會太講究,所以才會被當作醬碟,否則可能就儲存不下來了。
宋朝人評論瓷器以汝窯為首位,沒有能比汝窯更出色的,到明清時期,仍然把汝窯列在第一位,在明代前期景德鎮德御廠,曾經花大力氣仿製汝窯,到雍正、乾隆時期,更是有年希堯、唐英等人,花大量人力、物力仿製,都沒有成功,和珍品差距甚遠。
汝窯在燒製的時候,釉中摻瑪瑙末,燒製出來後顏色大多是天青、豆青、蝦青,微帶黃色,還有蔥綠、天藍等顏色,不過價值最高的卻是天青色,甚至有‘雨過天青雲破處’的說法。
蔡明家裡的醬碟,就是一隻天青色的茶托,有點可惜的是有磕碰,居然有一個玉米粒大小的豁口,嚴重影響價格,即使如此也不會比壽字盤價格低,而且想要賣出去一點都不是問題。
“不會吧,真是古董?”蔡明一看陸晨鄭重的神情,當時就意識到可能是好東西了,陸晨看到壽字盤的時候,都沒有像現在一樣鄭重的神情,他馬上意識到這個小瓷碟,可能比壽字盤更值錢。
壽字盤都價值一百多萬,豈不是說青色的小醬碟,至少值一百多萬嗎?
“當然是,我問你,你知道宋代的五大名窯嗎?”陸晨抬頭,他已經鑑定完畢了,確定無誤。
“這誰不知道,不就是鈞窯、汝窯、官窯、定窯、哥窯嗎?”隨著全民收藏時代的到來,古董知識日益廣泛流傳,一般人即使瞭解不深,也會多少聽說一些,何況鼎鼎大名的宋五大名窯。
實在是五大名窯名氣太大了,只要出現在拍賣場上,動輒就是幾千萬的價格。
不知道有多少人幻想,能擁有一件宋五大名窯的瓷器,賣出去,一輩子的花銷都不用愁了。
“你,你別告訴我,者是五大名窯之一的瓷器?”蔡明的聲音都顫抖了。
曾幾何時,他也和其他人一樣的幻象,或者是彩票中獎,或者是有一件價值連城的家傳古董,然而只是想想,但凡有一點理智的人,都知道這兩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太小,還是別抱希望。
“你猜對了,來,猜猜看,是哪個?”陸晨把汝窯茶托推過去。
“我……我……”得到陸晨的肯定答覆,蔡明連話都有點說不利索了,實在是太過激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