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總,週末了,還有工作?”他打招呼道。

朱有信回頭看到李唐,眼神很是複雜,很是無奈道:“我們這種鋼鐵企業,哪有什麼週末可言。只要有事,週末也好,大半夜也罷,都得上。”

“請坐。”

李唐坐下之後,詢問道:“朱總找我,有什麼事嗎?”

“這事吧,說起來真的是有些說不出口。”

朱有信表情很是糾結,很是為難。

“但說無妨。”李唐也算是見過了大風大浪,不至於回味某件事情著急上火,“咱們這交情,有什麼難處,儘管說。”

“那我可就直說了。”

朱有信沉吟再三,還是緩緩道:“鐵礦石市場幾乎要變天了,這狀況,你知道吧?”

“略有耳聞。”李唐對於市場的狀況,基本上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瞭解任何細微的情況。

他也跟愛麗絲、佛雷特等人,保持著頻繁的聯絡,對市場,也對自己旗下的公司,保持窺探的熱情。

“最近鐵礦石市場,出現了難得一見的狀況,鐵礦石現貨價比長協價低!”

“嗯,這事發生的時候,我已經聽說了。”李唐點頭。

這種狀況,這事過去多年,全世界範圍內,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且是發生在今年。

在此之前,鐵礦石的長協價剛剛迎來了一波暴漲,直接從88鎂元找到了158鎂元!

去年末的時候,華夏國內的鋼鐵企業,跟全球三大鐵礦石巨頭進行鐵礦石長協價談判,雙方談崩了,沒有形成一個同意的長協價格。

以華夏鋼鐵協會為主導的談判代表,斷然不可能輕易妥協。

但架不住國內對鋼鐵的旺盛需求。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既然從整體出發,沒能達成長協價,簽訂同意的長協合同。

那麼下面的各家鋼鐵企業,就只能根據自身實際需求,各自為戰。

說白了,各家鋼鐵企業,就不管所謂的協調統一了。

有需要的,自己跟三大鐵礦石巨頭談判,簽訂長協合同。

到了今年初二三月份的時候,有不少鋼鐵企業,陸續跟三大鐵礦石巨頭簽下了長期供貨合同。

價格基準,就是158鎂元每噸。

根據鐵礦石、礦粉的品質、品位,價格有所浮動,這是規則之內。

萬萬沒想到的是,到了日前,鐵礦石現貨市場,突然遭遇冷落,價格也是直線下滑。

一時間,出現了近些年來,難得一遇的奇觀。

“現在的情況是,國內主要的大型鋼鐵企業,基本上都跟國外的鐵礦石生產商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但完全按照合同辦事,對我們鋼鐵企業經營來說,確實非常不利。”

朱有信說這些話,還是小心翼翼的。

畢竟鐵礦石市場的情況,可謂是瞬息萬變。

突然之間,由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可以說是讓所有人始料未及。

誰也不知道過段時間,是否會出現其他的變化。

之前大家幾乎是哭天搶地的求著跟李唐簽訂合同。

而且白紙黑字的協議,現在突然要毀約,不但違反規則,也是不道德的行為。

大家之前合作緊密,又有馬利河鐵礦專案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