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們之前諮詢了李唐的意見,所以處於尊重,不管作何決定,還是跟李唐知會一聲。

“收購多少金額的股票?”李唐問道。

“具體多少,需要呂才清隨機應變。之前根據華兒街那家投行給華鋁集團透露的情況,我們可以一下子買到立拓鷹國公司大約12%的股份,這涉及到大約140億鎂元的總交易額!”

“很高的數字!”

哪怕是李唐這樣的全國首富,還真不一定能夠拿出這麼大一筆資金。

除非不計一切代價的舉債。

也就是華鋁集團這樣的國企,能夠輕鬆地低成本的大量融資。

“因為你的建議,所以,我猜測呂才清會在原先計劃投入140億鎂元的基礎上,實際投入會有所縮減。”

賴向榮看向李唐,渾濁的眼眸中滿是欣慰,“呂才清很相信你的話,但眼下入股立拓,明知事不可為,但還是要硬著頭皮去做。對於我們整個工業體系來說,絕不容許比和比拓和立拓完成合並,而咱們卻視而不見。”

“我能理解呂才清的處境艱難。”李唐雖然在武礦集團工作時間不長,但他深知國企裡面很複雜,很多時候作出決策,未必就完全是用商業利益來作為評判標準。

這與私企的經營理念本質上是不一樣的。

“我已經退休了,嚴格來說已經不算是華鋁集團的人,沒辦法代表華鋁集團。”

賴向榮傳達完了正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神情變得放鬆了一些。

自退休以後,他其實沒有再主動回到華鋁集團。

之前在華鋁集團跟李唐見面,是因為受到呂才清的邀請。

呂才清也好,亦或是華鋁集團的其他人。

很多人都覺得,華鋁集團能夠跟李唐保持緊密的聯絡,需要他賴向榮作為中間的紐帶。

因為有他賴向榮,所以李唐才會給予華鋁集團真實可靠的建議。

他也樂得在中間牽線搭橋。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能夠被人利用,那就證明自己還有利用的價值。

這就是職業生涯的意義。

“我看新聞了,你做空立拓的股票,總資金量高達二十四億鎂元!”他笑著聊起了李唐的事情,“真是大手筆!”

“我之前說過,我會這麼做,並不是信口開河。”

“看起來你依舊對自己的這筆投資很自信?”

“當然。”李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言談舉止很悠然自得,絲毫沒有重壓之下的陰鬱心情。

賴向榮一直注視著李唐的表情,心裡也是越來越敬佩這個年輕人的心態。

這就是舉重若輕啊。

“如果我返聘來到你們公司,我能給你提供什麼幫助嗎?”他認真的問道。

“我先說說我能給您提供什麼吧……”

“不,我獲得什麼並不重要。”

賴向榮直接打斷了李唐的話。

看起來他對報酬並不太感興趣,反倒是更關心自己是否能夠真正的發揮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