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全球銅礦大王(第2/3頁)
章節報錯
雖說都是花崗岩,但還是有一些細微差別的。
滴滴滴……
儀器放到李唐手指的岩石上面,果然發出了急促的報警聲。
“多少?”蒲雨伯詢問道。
“大約是八百五十PPM。”物探技術員回答。
“很高,遠高於咱們國內指定的工業品位!”
“當然高了,要不然怎麼有開採價值!”李唐倒是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驚奇的地方,“這邊的礦層品位,並不見得有多高。但最彌足珍貴的,是這裡的礦層品位相對比較穩定,而且礦層厚度很厚!”
他指向了被機械開挖出來的大片花崗岩:“你們看向前方,那片花崗岩,大約四百米厚度,全都是含礦層!而這樣的含礦層,長度超過了四公里!”
說罷,他感嘆道:“這就是飛洲最大的鈾礦,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鈾礦大礦!”
“我們要是有個這樣的礦山,該多好。”聶永淳羨慕不已。
現在粵州核電集團擬建設多個核電站,對資源的需求非常旺盛,但卻沒辦法解決缺口。
“在咱們國內,我見過品位非常非常高的鈾礦,最高品位甚至超過一萬PPM,平均品位一千多PPM。”
李唐最近幾年,是沒有參與過鈾礦專案,但前一世是有過這方面的經驗的,“但很可惜,這些高品位的鈾礦,厚度也就是二三十厘米,甚至有些薄的地方還不足十厘米。若是礦層很穩定,這樣的品位高,厚度薄的礦層,也不是沒有開採價值。但很可惜,這樣的薄礦層,很容易尖滅,礦層往往並不連續。”
“在咱們國內,鈾礦的邊界品位是300PPM,工業品位是500PPM,可採厚度是0.7米。來到奈米比阿開展鈾礦勘探,咱們還是按照國內的技術規範,來開展工作!”
蒲雨伯說完了,還不忘朝李唐笑道:“李總,您覺得這樣做,行不行?”
“既然是咱們的專案,當然是按照咱們的技術標準來做。國外的做法,未必就合適,未必就先進。”
李唐點頭同意。
聶永淳在一旁笑道:“李總,你還得跟他們多指導幾句,說實話,我還是不太信任埃徹資源公司的技術團隊,他們中間很多人計劃是要離開的,有些人留下來,只是因為沒有找到更好地去處,他們的心已經不在這裡,所以實在是指望不上。”
“可以。”
李唐也很直接,指著礦層解釋:“花崗岩屬於侵入岩,大家知道吧?侵入岩的產狀,充滿了不確定性。也就是說,我們在這裡尋找鈾礦,目標鈾礦層,也是非常調皮,不好把握。”
“除此之外,我可以準確的告訴大家,以我們腳下的新羅鈾礦為例,這裡的鈾礦之所以出現富集的情況,就是因為在造山運動過程中,含有鈾礦的岩漿岩,在熱液作用下,越發的富集。這種富集的過程,跟構造、地形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鈾礦富集的區域,充滿了不確定性。這對於我們的勘探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就算是找到了含礦地層,但未必就含有高品位的鈾礦。”
“正因為有挑戰性,所以我對這個專案,充滿了期待!”
……
同樣是在飛洲西海岸,岡果腹地,卡庫拉銅礦的旁邊,弗蘭多帶著團隊,夜以繼日的開展勘探。
數千萬鎂元扔進去,確實是嘎嘣響,有了非常大的回報。
作為全球最頂級的獵礦大師,弗蘭多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傾注了所有的心血。
哪怕是之前寒鐵公司旗下的馬利河鐵礦遭遇眼中困境,他都沒有這麼上心。
畢竟卡庫拉和卡莫拉銅礦,他擁有50%的礦權。
事實證明,他的眼光是非常準確的。
這裡,存在著兩個世界級的礦床!
而且這兩個礦床,就緊挨在一起,處在中飛銅礦帶的北部。
這兩個礦床,單獨拎出來,都是足以震撼全世界有色金屬領域!
“李唐,你在哪裡?”他迫不及待的要把好訊息跟李唐分享。
“我在飛洲。”李唐來到新羅南鈾礦勘探區有好些天了,正準備離開。
畢竟這次過來,只能算作踏勘,正是的勘探工作,肯定還有更加詳細的安排。
到那時,也不需要他全程參與專案。
他也沒義務在這邊受苦受累。
“你怎麼會在飛洲?”弗蘭多很是納悶,“我剛剛定製了一批上等的雪茄,過來一起品嚐!你在哪裡,是在岡果還是在己內亞?”
“我在奈米比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