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又一重大突破(第1/6頁)
章節報錯
李唐住在徽州省省城有一段時間了。
偶爾會到尼合鐵礦專案上,看一眼,看看深孔鑽探的進度、發現。
大部分時候,都住在城裡,有時候耿飛冉來到沙寨鉬業公司,也會把李唐喊過去,探討一下沙寨鉬礦的開發方案,然後拉著李唐喝酒吃肉。
距離省城不遠處,有一個大湖,湖裡面魚兒肥美。
閒下來的時候,林飛鳴就開著沙寨鉬業公司的車,拉著李唐過去釣魚,吃魚肉。
這邊的胖頭魚,用來做剁椒魚頭,確實是美味。
接到屈永安的電話,說是鑽探打到大約七百米深度的時候,發現了厚層的磁鐵礦。
他這才把林飛鳴喊上,駕車前往專案區。
因為距離不遠,一個多小時就到了。
這些天,徽州省地勘局的專家團隊,已經從四面八方匯聚到這邊,共同研究探討,也是見識一下這邊的找礦新發現。
這些專家中,很多都參與了沙寨鉬礦的勘探工作。
尤其是地質三隊的彭德志老專家,對李唐更是印象深刻。
“我們在達到礦層的圍巖的時候,就發現了蝕變帶中含有黃鐵礦,鑽探穿過了頂板圍巖之後,果然打到了磁鐵礦!”負責鑽探的技術員眉飛色舞的給專家們講述鑽探的程序。
彭德志走過來主動跟李唐打招呼:“李總,好久不見!沙寨鉬礦之後,就聽說你到國外找鐵礦去了。”
他身形枯瘦,但一雙眼睛依舊熠熠生輝,精神矍鑠。
李唐當然記得彭德志這位老專家,當即笑道:“最近身體還好嗎?”
“肯定是不如你們這些年輕人那麼有精力了。”
彭德志握著李唐的手,滿眼欣慰:“尼合鐵礦,以及往北,順著大江向上遊眼神,也是在火山岩盆地的邊緣,已經工作了幾十年了。我沒記錯的話,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在這些地方找鐵礦,也發現了一些鐵礦、銅金礦的礦床。但大家顯然都覺得,在盆地邊緣的這些磁場異常區域,一定還有鐵礦!”
“我都在這邊開展鐵礦專案好幾次,上面也確實很看重鐵礦勘探工作。”
“六七十年代,當時要發展工業,又缺鋼鐵,所以持續了多次的鐵礦勘探大會戰。對火山岩盆地邊緣這片地方給予厚望,可惜都沒大的發現。”
“九十年代往後,工作基本上就停滯了,這邊的找鐵礦專案,也都停了。”
“以前也在這裡打鑽,但打鑽深度,最深四百多米,不到五百米。誰能想到,礦層在七百米的深度!”
“鑽孔打到四百米,接近五百米,都沒有見礦的痕跡,作為負責人,誰還敢繼續打下去?花那麼多錢,卻沒見礦,那是要負責任的!”
專家們看到眼前的礦層岩心,感慨頗多,回憶起了過去幾十年的艱苦奮鬥歲月。
今天見礦,也算是憶苦思甜了。
彭德志握著李唐的手始終不鬆開,感嘆道:“還得是你出馬,才能找到礦層!”
看到大家喜悅的表情,李唐也大受感染,能夠找到礦,作為一個地質人,確實是無上的榮耀。
這就是辛勤工作的回報,心理上的愉悅感和榮譽感,難以言表。
“以前的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他看到地上鋪開的一張一比五萬航磁測量圖,指著圖上的磁場異常區域說道:“沿著火山盆地的邊緣,這一圈區域,形成了明顯的近乎圓形的磁場異常帶,四邊高,中間低,看起來就很顯眼。很明顯,這種情況絕對是不簡單。也正是各位專家以前的分析,以及對這片區域大量的地質工作,積累了很多的經驗。”
他笑呵呵的看著大家,把功勞推給了所有人:“我們這次過來開展深部找礦,打一個深孔,其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成就。沒有大家以前的工作,我們哪敢打深孔!”
這話說得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也確實說得讓大家覺得高興,看起來這個專案見礦,以前參與工作的人,尤其是老同志,都有了功勞在裡面。
屈永安就住在裡鑽機不遠的小鎮上,這兩天見礦之後,天天都蹲在這邊守著。
他已經研究了這些岩心有一段時間,也有了初步認識。
“李老闆,這邊的主要礦層,主要是看起來主要是磁鐵礦,厚度二十米左右。在主礦層下面,還發現了多個小礦層,厚度不大,也發現了一些硫鐵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