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你開玩笑。”李唐語氣很篤定。

“找到一個大型規模的金礦,很難很難的。”

“我知道,但是我對公村銅金礦有信心。”

李唐沒有說出具體的數字,不過根據後來的勘查結果顯示,公村銅金礦的黃金儲量,超過了百噸,相當於又一個淤泥溝金礦。

以超百噸的金礦儲量,以及超過百萬噸的銅礦儲量,甚至於在深處還存在著巨大的找礦潛力,遠景儲量更是不可估量。

這樣的礦床,在華夏不多見,必然是價值連城。

“我沒去過公村銅金礦,只是看了一下專案的前期資料。從目前的工作程度來說,只能說在地表發現有見礦的特徵。許多種金礦的指示元素,都發現了異常的情況。可是從目前掌握的資料,很難做出判斷的。”

陳愛民想不通,“你是憑什麼推測公村銅金礦是一個特大型金礦?”

“因為我是李唐。”

李唐說這話的時候,是如此的自然。

這種自吹自擂的說法,有些裝過頭了。

不過從李唐的嘴裡說出來,卻沒有多少違和的感覺。

陳愛民不由得聯想到了雲上鋁土礦、屈龍銅礦、青龍銅礦,每一個專案背後,無不是李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堪比淤泥溝金礦……”

“這麼說的話,就是一個影響巨大的大礦床了。”

“這種事情,別說是我,就算是我們部長,也得是向上面請示,否則採礦權都沒法審批下來。”

他在喃喃自語,也在心裡盤算著各種利弊。

李唐也不著急,等待陳愛民慢慢消化這個訊息。

不過陳愛民剛才有一句話,倒是勾起了李唐的回憶。

按照原先的歷史線,公村銅金礦的探礦權被陸地礦業公司拿去之後,很快投入勘探,發現了特大型金礦床。

陸地礦業公司向礦產資源管理司遞交申請採礦權的材料,卻遲遲沒有獲得審批。

他們想盡了辦法,甚至主動邀請了華夏國內一家大型國企合作開發金礦,縱然如此,上面依然沒有鬆動的跡象,採礦權審批遙遙無期。

最後他們死心了,也發現根本不可能把採礦權辦下來,這才逼不得已把公司股份全都賣給了華夏的這家國企。

公村銅金礦僅僅擁有探礦權,價值仍是達到了三十多個億。

這還是在迫不得已轉讓礦權的情況下,若不是如此,三十多億不一定拿得下來。

此事,足以看得出來,上層領導對於特大型金礦的重視程度!

絕大部分礦產,探礦權、採礦權都是下放到省級部門審批。

只有少部分珍貴礦產,需要到燕京審批,黃金首當其衝。

甚至於有這樣一項規定,大型規模以上金礦,私人、私企不在獲得採礦權的範圍內!

在李唐愣神的時候,陳愛民終於想通了,“這個事情,我需要向領導請示一下。不過在這裡我可以向你保證,如果真的是一個大型金礦,那麼這個礦權就不能流落到國外!”

“我對陳司長的觀點很是贊同!”

“走吧,先去吃午飯,至於如何決策,吃飽了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