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找一個乘龍快婿(第1/4頁)
章節報錯
鑽探技術負責人在一旁提示道:“李唐剛才臨走之前,又叮囑鑽機機長,要不停的繼續往下打,直到打到沒有看到這些黑色岩石為止!”
恰好這時,鑽探工人完成了又一輪取芯工作,把更深層的岩心依次擺放在岩心箱裡面。
“還是輝鉬礦!”鑽探技術負責檢視了一下,發現新取上來的岩心,全都是黑漆漆的模樣,再次驚叫了出來。
“這個礦石厚度,簡直離譜!”彭德志及時驚喜,又是困惑。
他們在距離這裡二三十公里的湯山溝鉬礦,也見過厚層的鉬礦,但是沒見到這麼厚的!
四十多米的厚度,而且還沒打到位,難以想象地下的鉬礦層,到底還會是什麼樣子。
“現在怎麼辦?”鑽探技術負責人問道。
“按照李唐剛才吩咐的,繼續往下打,打穿礦層為止!”
彭德志情緒激動莫名,“只有打穿了礦層,把岩心取樣送去化驗,希望鉬礦的品位不要太低。”
厚度是很厚,但是具體品位如何,肉眼是難以分辨的,只能看出來是含礦層。
“我們有儀器測量了一下,基本上都超過了0.1%的品位。”
“是嗎?”
“剛才來的匆忙,我就沒來得及拿上儀器。”
“0.1%的鉬礦品位,幾乎是工業品位的兩倍了!”彭德志再次被驚喜衝擊的頭暈目眩。
這是妥妥的見到礦了!
“比湯山溝鉬礦的見礦情況還要好,但從這一個鑽孔來說。”
“這個鑽孔,專門安排一個鑽探技術小組,每天就在這邊盯著,沒取上來一點岩心,就跟蹤編錄,決不能錯過任何一個礦層!”
彭德志現在是激情澎湃,有著十足的幹勁,“鑽探的事情,還是有你親自負責。我們現在就馬上回去,召集所有技術員,開一個會,討論下一步的工作方案。”
鑽探每天都在飛速的取得更多的進步,每天都在重新整理礦層厚度的記錄。
同樣的,也在重新整理著地勘局地質隊伍的認知。
鑽孔深度打到了六百米,幹不下去了。
彭德志再次來到了鑽機機臺上。
“從兩百二十米開始,一直見礦,每天取上來的岩心,都是礦層。”鑽探技術負責人最近一直在機臺上盯著,很是瞭解情況,“現在鑽機打到了六百米,還都是礦層!也就是說,現在的礦層厚度已經達到了三百八十米左右!”
“三百八十米的鉬礦厚度……”
“品位很穩定,基本上都超過了工業品位0.06%。可以說,這個鑽孔的見礦情況,在咱們國內,絕無僅有!”
“品位高,而且穩定!”
彭德志在內心裡仔細回味著這些資訊,彷彿能夠品出甘甜的滋味,“我專門詢問了華州省的鉬礦專家,他們告訴我,咱們國內最大的鉬礦,也就是洛邑鉬業旗下的礦山,都沒有這麼好的見礦情況!”
“現在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鑽機型號偏小了,設計的最深鑽探深度是四百米,現在打到六百米,已經是超負荷執行,帶不動了。”鑽探負責人喊彭德志過來,就是解決問題的,“現在的情況就是,鑽機動力不行,鑽不下去,而且繼續勉強開乾的話,有很大機率會斷杆、卡孔。”
“還沒打穿礦層?”彭德志其實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
“沒有打穿礦層,看樣子礦層是沒完沒了的樣子。”
“我們還是嚴重低估了這片區域的鉬礦找礦潛力!”彭德志不禁喟然長嘆。
“何止是低估,我們之前根本就不認為這個地方有鉬礦。”鑽探技術負責人一路跟蹤鑽探的進度,每天都覺得差不多該打穿礦層了,可是直到目前為止,卻還沒真正摸清礦層的厚度,“鑽機工作的安排,之前一直是我在負責。在排程鑽機進場的時候,李唐老闆當面給我提出一個建議,就是直接上馬大型鑽機,能夠打一千米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