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他自己心裡清楚,但是沒法跟別人分享,只能自己承受著。

當然,他不是一個人。

他的身後,是華夏!

這就是他甘願冒險,來到這裡的底氣所在!

……

長途跋涉之後,鑽機總算是送到了專案區,一些貨車留在了專案區方便後續鑽機的拖運,其他的都跟隨吉日格拉返回了庫倫市。

郭逢春在專案區轉了一圈,帶著愛麗絲等人,也離開了。

李在強把張濤喊了過來,探討下一步鑽探的施工方案。

“現在的情況就是,以前比和比拓見礦的兩個鑽孔,一個是在我們負責的西南部區,另一個是在你們負責的中部區。”李在強也不廢話,跟張濤直接探討了起來:“你先說說你那邊下一步的計劃。”

“按照你們對斑岩型銅礦的判斷,輝銅礦是次生銅礦,還不是斑岩型銅礦的原生礦。”張濤最近可沒少跟李在強交流學習斑岩型銅礦的相關經驗,尤其是細節的判斷上,更是受益匪淺,“我肯定是按照你們之前的判斷,認為在見礦孔的深部,有可能存在原生銅礦。在這種指導思想下,我們這邊直接就佈置鑽孔,在以前見礦孔的位置,往深部去打,也往見礦孔的四周,佈置探索孔。”

“我們的想法差不多。”

李在強點了點頭,然後看了李唐一眼,忽然間心中的想法,有些動搖了,“運過來的第一批鑽機,都是反迴圈鑽探的裝置……”

“我特意囑咐要這種鑽機。”李唐開口,“這種鑽機有個好處,不用擔心鑽孔裡面岩石破碎,避免造成埋鑽、斷鑽桿等事故,而且岩心採取率高。而且這裡缺水,鑽機採用的是空氣作為迴圈介質,在這裡能夠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這麼多鑽機,而且效率這麼高,同時打下去,成本會不會消耗太快?”李在強是擔心萬一打下去不見礦,那就浪費錢了。

“打鑽找礦嘛,不見礦很正常。”

李唐絲毫不介意,“我們有足夠的資金支撐數百個鑽孔,數萬米的鑽探孔深,所以大家不用擔心資金這一塊。只要符合地質條件,放心大膽的打鑽!”

若不是兩家單位的負責人都是高階工程師,甚至於李在強更是他的父親,他甚至會直接下令在礦化的區域內,直接鋪開打鑽。

只要在礦化區內有一個鑽孔見到深部的原生礦物,那就意味著找到了主要的斑岩型礦體!

整個專案區,就四個礦化區,富礦段在深部,只要能夠找到礦體的位置,下一步的工作就變得非常簡單了。

當然,他縱然是知道這一點,但又面臨了在雲上鋁土礦專案一樣的難題,明知道這裡有礦,但就是不知道具體的位置和深度。

在華州省的時候,他採用可控電磁測深和微重力測量,確定了礦體的位置。

這裡,因為專案區面積太大,而且地表的礦化範圍非常大,實在很難透過物探手段準確的找到富礦體的位置。

那麼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鑽探了。

這種手段,也是最昂貴的。

好在,這裡的礦很大,只要捨得投入資金,使用正確的手法,就不可能找不到礦。

李在強平常幾乎不會主動要求李唐跟隨他出野外,就算李唐是專案總負責人,在他心裡,終歸是自己的兒子,能少辛苦一點就少辛苦一點。

今天,他卻非常急切的把李唐喊上,來到了西南部區的鑽機機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