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法測量和鑽探岩心來看,確實是這樣的,這主要是由於侵入岩的成因造成的。”

李在強看到一些領導表現出疑惑的表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道:“在地殼之下,岩漿對流,岩漿會從斷層的裂縫中湧到地面,逐漸冷卻,在地表形成了一大片岩漿巖。岩漿湧到地面,也把很多金屬元素,從地幔帶到了地表,形成了礦床。”

陳金河已經看明白了整個專案的情況,但還是問道:“李總工,以你們的判斷,專案接下來該怎麼開展?”

“我們目前僅僅是對一號和二號巖體地表部分進行了鑽探驗證工程,以目前的見礦情況推測,主要的礦層還是在淺部。當然,順著構造往深處的岩漿通道,也就是侵入岩體,也有很大機率能夠發現銅礦!”

李在強很看好青龍銅礦的前景,因為目前找礦實在太順利了,肉眼可見大片礦層,“當然,如果是下一步工作計劃的話,我們目前對地表的礦體驗證工程僅僅進行了一半,還需要更多的鑽孔驗證地表巖體另一半的見礦情況。”

“好!”陳金河不禁暢享起來,“如果一號和二號礦體地表的巖體見礦情況都摸清楚,很有可能這部分的儲量就突破一千萬噸了!”

“有這種可能的。”李在強其實很有信心在青龍銅礦西區就能夠找到超過千萬噸的銅礦!

“既然西區的礦體就在地表,那麼東區呢?”陳金河關心道。

“我們專門去東區跑了一遍地表填圖,發現李唐給我們指明的兩個礦體,確實也有礦層出露,也發現了銅礦含量很高。”

他們的工作一開始都是安排在西區,東區嚴格算起來還沒真正開展工作。

不過,李在強發現西區見礦如此好,還是忍不住跑到東區去看了看,按照李唐的提示,果然發現了那裡礦層的出露點。

“李唐?”

陳金河一聽到這個名字,不由得會心一笑。

紫色礦業能夠開展青龍銅礦,全都拜李唐所賜。

如果青龍銅礦如期找到兩千萬噸的儲量,紫色礦業奠定百年基業,其中必然有李唐的一份功勞。

紫色礦業一直在圖謀發展,一直在改革,適應市場。

但是,它的核心,是非常傳統的。

感恩,一直是企業的重要文化因素。

陳金河知道,紫色礦業恐怕是要欠下李唐一個天大的人情。

現在都講契約精神,或許許多人根本不在乎什麼人情,在乎的是利益是否能夠及時送達。

可是,他陳金河是個有人情味的人。

“我剛剛看到了你寫的下一步工作計劃,以及初步的預算方案。”

他收回了思緒,看向李在強,露出了質樸的笑容,“按照你的想法,接下來直接就按照詳查的標準,開展工作了。”

“其實我們之前的工作,就是按照詳查的標準開展的。”

李在強這麼做,其實是擅自主張先斬後奏了,“因為見礦情況實在太好,所以我認為沒必要浪費時間和經歷,以及金錢,去進行太多無畏的工作。對於下一步打算,我認為主要的目的就是摸清那四個礦體的儲量!至於尋找隱伏礦體,尋找其他侵入岩,我倒認為不是很重要了。”

他這話,顯然是翻譯了一下李唐之前給他提出來的意見,他自己本人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好,我明白了。”陳金河點頭。

專案的開展,技術的研討,那是李在強的職責。

但是對於專案的後勤保障,尤其是資金這一塊,那就是紫色礦業的責任。

在進一步瞭解了專案的方方面面之後,李在強和陶明智被請到了隔壁的休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