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紫色銅金礦山,雖說是以金礦為主,但是銅礦的價值同樣不可忽視!”

姚振宇拿出一組資料,跟陶明智剛才說出的資料進行對比,“咱們紫色銅金礦山現在探明的儲量,銅金屬量為215萬噸!按照你剛才的說法,青龍銅礦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已經找到了五百萬噸銅金屬儲量,也就是兩個紫色銅金礦山!”

這麼一對比,就知道能夠找到五百萬噸銅儲量,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

紫色礦業的根據地紫色銅金礦山,隨著多年的開採,高品位金帽消耗殆盡,只剩下低品位的邊緣金礦,如今礦山的生產已經逐漸步入以銅礦開採為主的階段。

這也正是他們這幾年來大力投入資金進行生物溼法鍊銅技術研發的原因所在。

也正是基於紫色銅金礦山資源逐漸枯竭的現狀,他們才非常迫切的想要走出建安省,找到更大的礦產資源作為根據地。

如果繼續坐吃山空,最多二十年,紫色礦業會很快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看到陶明智想辯解,又不敢頂撞董事會領導的憋屈樣子,陳金河露出一絲微笑,緩緩道:“你不要著急,慢慢說。主要是你一上來跟我們說找到了五百萬噸銅礦儲量,著實是把我們嚇一跳。我們管理層最近也沒少討論青龍銅礦的事情,大家都覺得這個專案會是一場持久戰,沒有兩三年恐怕是完不成任務。”

他看了李在強一眼,繼續開口:“根據李唐給我們提交過來的可研報告,青龍銅礦專案的找礦目標超過兩千萬噸,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找到多少礦,就說找到多少礦,不要誇大其詞。”

“董事長,這資料是李總工提供給我的,而且我一直在專案上,知道這些資料都非常準確,沒有水分的!”陶明智苦著臉,然後向李在強求救。

陳金河看著李在強笑道:“我們之前視察專案的時候,李總工跟我們說的工作計劃,完成專案區的地表填圖、地表工程、物探測量,範圍太大,恐怕今年的工期就過去了。要是地表見礦情況良好,要上鑽孔,那也得是等到明年開春了。李總工,我沒記錯的話,是這樣吧?”

“是的。”

因為見礦了,李在強心裡有底,倒也是非常鎮定,“起初的工作計劃正如陳董事長所說,不過後來我們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工作重心。”

他把一張繪製了礦體範圍的地質圖放在了大家的面前,“根據我們實際的地表地質工作情況來看,我們確定了一號和二號兩個主要的礦體,然後重點對這兩個礦體開展了物探測量、地表工程,在確認見礦情況良好之後,直接就上了鑽孔工程。目前已經打了將近二十個鑽孔,除了礦體邊緣幾個鑽孔見礦情況不樂觀,其他鑽孔的銅礦見礦情況都非常好!”

“你們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隨機應變,改了工作方案?”陳金河恍然。

“這個事情,我跟陶部長在現場進行過探討,陶部長原則上同意了我們的方案。”李在強連忙甩鍋。

“是的,這個事情,在前兩個月的彙報中有說明,我發了一份傳真到公司的。”

“我記起來了!”陳金河看過每個月發過來的傳真,當時還不是很瞭解所謂的更改方案。

“董事長,各位領導,這是每一個鑽孔和地表工程的樣品分析資料,都是權威機構的分析結果,非常可靠。”

為了驗證自己所說的話的準確性,陶明智把具體的資料資料分發給了各位領導觀看。

陳金河第一個拿到了這份資料,翻看了一遍,很快就從質疑的情緒,變成了深深地震驚。

看著上面的一排排資料,他的內心震撼到無法用言語形容現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