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一意孤行(第2/2頁)
章節報錯
地調院在這裡摸索找礦多年,打了數千米的鑽孔,耗費無數人力物力,都沒有見礦。在快要放棄的時候,最終有一個鑽孔僥倖打到鋁土礦層,確定地下超過兩百米深的地層確實存在鋁土礦。
這樣高昂的試錯成本,很心酸,後來看來也是先苦後甜。
可是,重來一次,這樣的彎路,完全可以避免。
多走幾年的彎路,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那個傳統的尋找鋁土礦的觀點——鋁土礦都在淺層150米以內!
以前沒人會去尋找一百五十米以下的鋁土礦。
因為尋找一百五十米以下的鋁土礦,沒有任何成功的案例和依據。
至少在華夏國內是這樣的情況。
丁少鷹聽了李唐的話,無語的望著天空,沒有過多評論。
這一段時間以來,他覺得自己看透了李唐的叛逆行徑。
對待如此幼稚的人,道理是講不通的。
畢俊捷嘿嘿一笑,側頭問羅欽忠,“孔深一百五十米和兩百米,也就多了五十米的深度,也就是多一萬多塊錢的費用,好像不多。”
“額,對。”羅欽忠有些木然的點頭。
“行,丁總工,我支援李唐的決定,你呢?”
畢俊捷看到丁少鷹板著臉,心平氣和的開解道:“探索孔嘛,打在哪裡都靠猜,完全是瞎蒙,能不能找到礦全憑運氣。萬一李唐鴻運當頭呢,是吧?”
他覺得反正都是胡鬧,倒不如貫徹到底。
這找礦工作,哎,就是玩兒!
丁少鷹無奈的嘆了口氣,聲音僵硬:“我馬上安排鑽機進場!”
物探測量告一段落,張中雨帶著學生們返回了學校,在室內重新整理更加完善的重力測量報告。
鑽機進場,地調院的主要工作,也就是盯著鑽機進度。
因為專案區內巖性穩定,尤其是淺部地層是厚厚的灰巖,打鑽進度很快,一天兩班倒,一班十二小時的打鑽,快的時候每天能夠鑽進三四十名,慢的時候也有十多二十米。
差不多十天的時間,鑽孔就打到了兩百米的深度。
鑽探機長連忙關了柴油機,一路小跑去跟技術員彙報。
聽說鑽孔達到設計孔深,丁少鷹帶著技術員,直奔鑽機機臺,檢視從地下鑽取上來的岩心。
雖然他心裡不抱任何期待,一直堅信自己的認識,不認為這一個鑽孔能夠有什麼發現。
但是出於負責任的態度,他還是把每一寸岩心都仔細檢查一遍,畢竟是花了大價錢取上來的石頭,不能敷衍了事。
岩心前五米是第四系浮土,接著往下差不多道一百五十米的深度內,基本上都是灰巖、頁岩等容易辨別的巖性。通俗地講,都是普通的石頭,毫無價值。
一百五十米到兩百米的岩心,如根據產狀推測的巖性一模一樣,主要是泥岩。
“不對!”
丁少鷹拿著放大鏡,仔細的觀看手裡的岩心,越看越是覺得認識有所模糊,“這個泥岩不純粹,感覺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