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得賺錢!(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吧,多少錢,我去銀行轉給你。”
“一萬。”
“多少?”唐初秋以前給李唐轉生活費都是一個月兩百,突然要一萬塊錢,完全超出了理解的範圍,“你要這麼多錢做什麼?”
“我就是缺錢了。”
“這麼多錢,可不能亂花,賺錢不容易。”
“你要是不想給我,就算了……”
“你這孩子,怎麼跟你媽這麼說話!我能不管你嗎?”唐初秋一想到李唐在高原山上受苦,頓時就心軟了下來,“我一會就去銀行給你轉賬。”
解決了這個月貸款的問題,李唐又跟母親聊了許久,才掛了電話。
難題暫時解決了,下個月呢?
總不能每個月都跟母親拿錢,每次拿一萬,肯定不行。
“得賺錢!”
他也有些無奈。
除了礦產行業,其他方方面面都是知識量匱乏,想要透過其他手段快速賺錢,一時間也是找不到門道。
只能等了,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看看誰會上門給他送錢。
當天,華夏電視臺七點的新聞節目,用了將近一分鐘的時間,介紹了屈龍銅礦取得的重大成果。
在晚間的新聞上,更是用了五分鐘左右的篇幅,進行更加詳細的報道:
“我們這些年一直在找熱液礦床,找來找去,都覺得不可能找到大礦。我知道黔州省一零一地質隊第一次來到吐蕃省找礦,他們似乎第一天就鐵了心要找斑岩型礦床。他們找到了,除了一號礦體出露地表之外,二號和三號礦體都是半隱伏礦體。我不知道他們是運氣好,還是對斑岩型礦體的找礦技術有很高的造詣。說真心話,我佩服他們。他們也算是對我們吐蕃省的找礦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吐蕃省地勘局的專家接受採訪的時候,如是說道。
“找到大礦有沒有感到驕傲?當然,我們很驕傲自豪,這是我們作為地質人最大的成就!屈龍銅礦,一定程度上,驅散了國內許多地質專家對於咱們華夏沒有超大型礦床的論斷。在世界超級銅礦排行榜上,遲早出現咱們華夏的銅礦!”李在強面對鏡頭的時候,也抒發了豪言壯語,“我們的工作才剛剛開始,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
“偉大的人,往往特立獨行!李唐是個了不起的人,我願意稱他為華夏的漢考克!你說漢考克是誰?他是奧國的民族先驅,在所有人都認為奧國沒有鐵礦的時候,他發現了大量的鐵礦。事實證明,奧國是世界上擁有優質鐵礦最多的國家!”
牛福讚美李唐之餘,也不忘了感謝其他人:“屈龍銅礦是所有人的功勞,感謝那些辛苦付出的每一個人,尤其感謝領導對於我們工作的鼎力支援。”
“武礦集團就是一家富有民族使命感的企業!”國企主管部門的發言人如是說道。
……
牛福回到燕京,第一時間就跟董事長郎和民作了彙報,關於三千萬預算的找礦詳查專案,董事會召開會議之後,全票透過批准了專案。
可是,三千萬資金,不是小數目,到底有誰來出?
按理來說,屈龍銅礦的礦權屬於礦冶公司,理應由礦冶公司來出這筆錢。
趙禾浦最近幾天一直都往樓上跑,在領導面前哭窮,一會說德門銅礦山一直虧損,接下來建設新廠房還要大投入,一會又說幾個冶煉廠今年接的鍊銅單子加工費價又降了利潤根本沒有。
說來說去,無非就是希望三千萬的勘查費,能夠由集團總公司承擔大部分。
畢竟榮譽屬於武礦集團,不單單屬於礦冶公司。
高層開會了一次又一次,牛福拍板決定,由集團總公司、礦冶公司、貿易公司分別出資一千萬,解決屈龍銅礦勘查資金的來源問題。
資金解決了,可是到了具體落實的時候,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但凡是有利益的地方,總會出現爭搶的現象。
內部有傳言稱,這是武礦系和礦冶系的又一次博弈。
武礦系的人覺得礦權是礦冶公司的,憑什麼由貿易公司出資?
既然如此,那就不能讓礦冶公司來管理落實專案。
詳查專案到底拿給哪家單位來做,成為了雙方爭執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