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這是大自然的饋贈(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地人都知道,屈龍銅礦專案屬於武礦集團。
武礦集團有錢,將來進入開採階段,必然是要投入數十億,每年生產的銅礦、鉬礦,不但能夠大幅提升稅收,也能夠極大地拉動當地的經濟,也能夠提供許多優質的工作崗位。
這麼大的企業,平常想要贊助,別人都不一定會來。
當地人自然是給足牛福等人面子,熱情好客也是傳統。
在諾布的帶領下,牛福等人終於離開省城,來到了貢卡縣,見到了李在強等人。
當天又馬不停蹄的走到了專案區,不但看到了壯闊雪山,也看到了雪山之下埋藏著的寶藏。
這是大自然的饋贈!
如此美景,大家乾脆席地而坐,背靠著雪山,聽李在強對整個專案的介紹。
在這樣的情境下,親眼所見,沒有比這更有說服力的話語了!
“歡迎各位領導的蒞臨指導。”
李在強還是很緊張的,還是第一次見到武礦集團的總經理牛福,努力的平復了心中的緊張,“各位領導剛才也都看到了,這裡的每一個鑽孔,從地表打下去,不管是打到了五十米,還是一百米,或者三百米,我們都能夠看到,岩心中,每一個地方都含有銅礦!”
他抬手往四周一指,聲音朗朗:“這片山谷之內,從地表到地下,全都是銅礦石!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鑽孔打穿了礦層!哪裡才是這個礦體的極限?也許是在地下一千米,也許是地下一萬米!”
為了直觀的反應礦體在地下的空間形態,最近幾天他們還專門拿了一張大尺寸的白紙,在上面用手繪了一份剖面圖。
在剖面圖上,能夠看到柱狀的含礦巖體,以近乎七八十度的陡峭傾角,斜插在地下,甚至有可能穿透整個地殼,連通地幔。
從這張圖甚至能夠隱約看得出來,大約在九千萬年以前,滾燙通紅的岩漿從地幔一路融化地殼的地層,在這裡湧出地面,逐漸冷卻凝固形成了眼前的柱狀的巖體。
這一過程,也將地下深處的各種礦物元素,帶到了淺層的地表。
他們目前只是勘探了淺部三百米以內的見礦情況,已經可以計算出兩百萬噸的銅金屬量,那麼三百米以下的見礦情況呢?
那將會是潛力無限的巨大礦體!
一直延伸向深淵的巖體,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在展示完剖面圖之後,李在強繼續開口道:“我們下一步的工作,是加大鑽探的密度和深度,徹底摸清三個主要斑岩型礦體在中深部的含礦情況。在三百米到六百米的深度,佈置大量鑽孔,少量鑽孔進行深部六百米到一千米的鑽探工程。這一階段的工作,主要是鑽探工程,預計總鑽探深度超過三萬米!”
“這一階段的工作,你們的預算是多少,預期目標是多少?”牛福明明內心很激動,也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但是不怒自威的形象,總是給人強大的壓迫感。
“預算是三千萬,我們已經編寫了這一階段詳查工作的實施方案和各項工程的預算。”
李在強早有準備,對答如流,“預期目標成果方面,我們支援專案開始前的那份可行性研究報告,還是定為一千萬噸銅金屬量,鉬金屬量五十萬噸。”
說起可行性研究報告,大家不由得扭頭,尋找李唐所在的方位。
這一切成果和榮譽,根本的源頭,正是來自於李唐!
此時此刻,他若無其事的坐在草地上,嘴裡叼著一根草根,認真的聽他父親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