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啊,看來我們集團的投資非常值得!”劉凱盛很激動。

“因為是預查工作,所以鑽探的密度不高,圈出來的礦體不是太準確,我最近粗略算了一下見礦情況,得出了一個大概的資料。”

李在強很認真的再次檢視了一下自己的手稿,“目前我們能夠圈出來的資源量,銅金屬量大約是200萬噸,平均品位是0.4%,伴生的鉬礦大約是10萬噸,平均品位是0.02%。”

乍一聽這個資料,劉凱盛嚇了一大跳。

這段時間以來,他已經習慣了每天都有訊息傳來,專案上今天又完成了一個槽探工程,終孔的鑽孔又見礦了,諸如此類。

當把這些見礦孔串聯起來,得出一個立體的儲量資料的時候,完全超乎想象。

單純的以銅礦資源量來說,200萬噸銅金屬量,這足以稱得上一個特大型銅礦床!

華夏國內一般都把各種礦產的規模標準定得比較低,銅礦達到大型礦床的規模,也就是50萬噸銅金屬量。

算上年前的時間,這個專案開展到現在,還不足半年,就取得了這樣的成果!

這簡直是奇蹟。

“你再說一遍,銅礦資源量多少?”他以為自己聽錯了。

“200萬噸。”

“臥槽!”

“劉部長,你先別激動。”

李在強倒是很淡定,“我和李唐今天過來,主要是對於專案的下一步打算,跟你商量一下。”

“嗯。”劉凱盛努力的壓下激動地心情,沉下心來問道:“你說。”

“目前我們在專案區內準確的找到了三個礦體,其中一號礦體出露在地表,主要的礦體埋藏很淺。”

李在強說著,不由得看了李唐一眼,“二號和三號礦體,基本上是半隱伏狀態,我們能夠準確找到這兩個礦體,說起來運氣非常好。”

“你說得對,我去看過現場,二號和三號礦體能夠找到,證明你們的本事很強!”劉凱盛豎起了拇指。

“我們現階段只是對淺部三百米以內進行了鑽探,而且鑽探密度不高。我們目前見礦的所有鑽孔,都沒有穿透礦層。也就是說,這三個礦體,礦層厚度基本上都超過300米!”

李在強拿出紙筆,在白紙上畫出了一張草圖,簡單的描述了一下礦體在空間上的分佈,像一根直徑超過一公里的碩大的蘿蔔斜插在大地。

“我們接下來需要對超過三百米的中深部,加大力度,加大密度進行勘探工作!”

“你說得對!”劉凱盛很是贊同。

“我覺得預查專案工作已經到位,所以接下來繼續開展工作,我覺得可以直接進入詳查階段,得出礦體的準確儲量資料!”

李在強說到這裡,劉凱盛也明白了過來。

下一步,那就不是五百萬,而是三千萬的勘查費了。

“我馬上飛回燕京,你們跟我一起回去跟領導當面彙報成果吧!”他現在巴不得直接就飛到領導面前,把這個重大的喜訊彙報給所有的領導。

勘查專案能夠找到大礦,領導根本不會在乎多少勘查費。

這是一個多麼耀眼的成績,多少錢都不一定買得到的!

“我這段時間得把我們地質局的專家組喊過來,重新評估一下專案技術方面,所以……”李在強有些為難。

“那就我和李唐回燕京跟領導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