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非常專業(第2/2頁)
章節報錯
簡單逛了一圈,他們回到了廠房內,吹著空調,桌上擺著各種瓜果。
“從去年開展專案,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進行了六十組以上的試驗。”
郝正志看起來是在向李唐做專案彙報,就像平常向公司總經理彙報工作一樣,非常嚴肅,語氣和動作稍顯古板。
“我們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和認識,我現在向你們簡單的介紹一下專案的操作方法、進展,以及下一步計劃。”
他把拿著前幾天彙報的材料,再次一絲不苟的演講:“浸出工作方面,我們發現礦石粒徑太大浸出效率不高,粒徑太小,碎石工序複雜,效率也不高,成本還大幅提高。菌種選擇方面,極端嗜熱菌比中等嗜熱菌效果更好。三價鐵和二價鐵離子的變化和浸出液電位一致,當鐵沉澱集聚,沉澱物會阻礙堆中的氧化作用,阻礙銅金屬從礦石中分解出來。萃取環節,鷹國的Lix984N萃取劑效果更佳,不過價格昂貴,我個人更推薦使用有色研究總院研究出產的國產萃取劑……”
他說了很多,其他科研人員顯然對於階段性的科研成果非常瞭解,仔細聽著,卻也沒人記筆記。
李唐聚精會神的聽著,同時拿著筆在筆記本上不停的記錄。
持續了十多分鐘的階段性成果彙報結束,郝正志抬起頭看向了李唐,看起來是在等待李唐的點評。
李唐抬起頭,發現大家都在看著自己,乾咳一下,“我就剛才所看到的,和郝院長剛才提到的問題,提出幾點我個人的看法。首先,礦石粒徑大小,選擇50毫米最好,只需要經過一道碎石工序,浸出效率高,成本也合理。”
他說出了具體的50毫米的數字。
其他人面面相覷,然後在記錄本上記錄下來。
他的說法,很容易透過實驗驗證準確性。
李唐看到陸堪青也在忙著記錄,連忙解釋道:“我現在的說法,針對的是紫色銅金礦山。如果是九江省那邊的銅礦,因為是浸染型礦石,礦石粒徑還要更小,才能更好地浸出銅離子。”
說罷,言歸正傳,他朝郝正志等人繼續剛才的話題:“剛才說到菌群方面,其實剛才郝院長只說對了一半。其實在浸出程式的前期,堆場溫度不高的時候,使用中等嗜熱菌,後期使用極端嗜熱菌,效果最好。”
“剛才在堆場裡參觀的時候,我發現一點,所有的礦石都沒有經過洗礦工序。堆場中泥量大,滲透性低,會嚴重阻礙氧氣流通和阻擋細菌附著在礦石表面。洗礦並不難,要不了多少成本,而且還能極大提高浸出效率,何樂而不為?”
“其他的方面,還有很多細節,我都想一一跟大家分享。不過一下子說太多,恐怕大家一時半會兒也不好消化。”
“我今天就講這麼多吧,說得對,或者不對,請大家多多包涵。”
面對這些求知慾極強的科研人員,他內心誠惶誠恐,生怕一個不小心露餡兒,或者出現低階錯誤,讓人笑話。
等到他講完了,大家還沉浸在他剛才所講述的內容中,絞盡腦汁的思考,仔細的回味。
郝正志和呂豐年相視一眼,眼中都逐漸透露出震驚和不可思議的神色。
現在看來,這個年輕人的說法,非常專業。
關鍵是指向性非常明確!
就好像黑暗中,他拿著一把手電筒,指明瞭前方的道路。
他們對李唐已是滿心的佩服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