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之上,泰拉推進器散發出藍色尾焰,讓星梭號前行。

星艦內部,戰術指揮中心,沈叢飛正站著觀望面前的投射影像。

在確定了下一步的計劃之後,他就陷入糾結的選擇之中。

不得不說,惡魔星人走了一步好棋。

儘管雙方在科技和戰力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只要是打集團戰,沈叢飛完全不慫對方。

憑藉自己的單兵能力,足以剷除敵方的指揮部。

剩下的遊兵散將,將其消滅也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現在敵人七零八落降落在母星表面,並且就地作據點,反倒是掐住關鍵。

致使人類文明不得不據守反抗聯軍基地。

以免出兵清剿時,腹背受敵。

但這樣一來,使得人類在母星地表的侷限性就更大了。

強行分兵只會加劇人類一方的傷亡,不分兵反倒會被敵方拉入消耗戰。

根據科研部門分析,繳獲的隕石,不僅僅是一種投放載具,同時也是一種汲能轉化器。

那些惡魔士兵之所以堅守在隕石旁邊,也是為了獲得能量和彈藥補充。

而這些都是在吸取母星的地表資源,根據後續隕石坑泥土植被取樣的分析來看,被隕石擊中的地方土壤裡失去水份跟營養,植物或生物屍體會快速枯萎,甚至連微生物都會被轉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隕石還會進一步加大汲取範圍。

保守估計,每七天會增加一公里汲取範圍。

而現在,距離惡魔星人降臨母星地表已經有半個月了。

也就是說,基本上汲取範圍都在兩公里左右。

所以,沈叢飛也不想在等下去。

再拖下去,就算到最後贏了,母星的地表狀態也將接近死亡,不在適合種植任何作物,甚至不適合生物生存。

收回思緒,沈叢飛重新看向投影。

所以這次,他特地將蠻族跟亞特蘭蒂斯招攬過來,將反抗聯軍的人員重新進行分配,確保多線作戰能夠全面開花。

根據種族特性,蠻族的體質十分適合第一線的衝鋒。

他們的位置就居於前列,一般是前鋒和護衛的工作。

而亞特蘭蒂斯的的科技,使他們更加偏向於類似“魔法師”一樣的存在。

眾所周知,這種遠端職業通常居於後方,才能發揮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