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開兩足,口中自吟道:“難!難!難!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閒。不遇至人傳妙訣,空言口困舌頭幹!”

悟空應聲叫道:“師父,弟子來了。”

蘇尋微微點頭,果然這猴子聰慧得很,通曉了自己的玄機。

他尋輕輕起身,將貓兒放下,走到猴王的身旁,道:“悟空,與我一同出去走一走。”

“是,師父!”猴王連忙應聲,跟在了蘇尋的身後。兩個人從房屋中走出,來到了瑤臺,又往前走,看到了一處清潭。

清潭的遠處,則是一個茅屋。

這清潭和茅屋始終在三星洞中,但眾弟子皆不知道是何人搭建的,只以為是原有的建築,並未在意。此時,月華如水,透在清潭上,一朵朵蓮花在其中若隱若現,相互照映,月水互動,美不可方。

蘇尋看著這美景,微微頷首,道:“悟空,你可知道為何我三星洞規則甚嚴?”

猴王道:“是為了匡誡弟子們心中的惱性兒,以免日後惹下什麼禍患。”

蘇尋道:“果然是個聰慧的猴兒。不過,規則越嚴,越容易禁錮一個人的本心,雖無禍患,卻也的確過於保守了,往往容易陷入條例之中。”

猴王聞言,目光轉了轉,道:“師父,你的意思是說,要我們放開本心,不要拘泥於外在的表象?”

蘇尋道:“天地間本就自有規則,一切生靈莫不能逃脫的了。若能感悟,順天而為,則有大機緣。若不能感悟,逆天而行,自有上天的懲罰。我之所以過於嚴厲,便是不希望弟子們在外受到天罰,只希望能在三星洞把責罰領受了,便也算得上是一番好事。雖是讓汝等放開本心,卻並非是遵從慾望,而是遵從天性。”

猴王仔細斟酌了良久,覺得有些想得通,又有些想不通,最後若有所思地說道:“既如此,以後什麼事情倒是可以不必考慮太多,只怕師父責罰。”

蘇尋看著猴王,眼中浮現出了幾分感慨,道:“今後或許吾便不能責罰於你了。”

猴王聞言,思索片刻,陡然心中一震,道:“師父,你……難道要離去?”

蘇尋道:“悟空,你離家這麼久了,難道不想念你的猴子猴孫嗎?”

悟空滿眼墮淚道:“上告師父,我也離家有二十年矣,雖是回顧舊日兒孫,但念師父厚恩未報,又豈敢離去?”

蘇尋笑道:“呵呵。你這猴兒,倒有幾分忠心。不過,世間有聚便有散,有合即有離,雖是人間苦楚,亦是難免的定數。更何況月明星稀,為師又豈能阻你道路?你我的緣分終究會盡的。”

“師父此話不對!你永遠都是俺的師父!”悟空連忙扒住蘇尋,道:“就算真的有離別之日,我也不會忘了師徒的情分!”

蘇尋看著猴兒,眼中浮現出了幾分彷彿之色,微微點頭道:“不錯,緣有時盡,但分不會盡。即使終於有離別之日,你我卻總有幾分師徒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