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滿眼紅塵皆天地(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們雖然和猴子互動印證了許久,傾囊相授,沒有過任何藏私,如今也知道猴子能夠掌握他們的本相,但是,卻始終不明白這件事情的原因,只覺得佩服得很。
可如今蘇尋問了出來,卻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只能老實道:“求祖師賜教!”
莫說他們,就連猴子,也是一樣。
蘇尋道:“很簡單。因為,你們的天賦雖然有許多是與生俱來的,但卻並不是獨一無二的,而是皆由天地造化所演化出來的。”
眾弟子愣了一下,不少人隱約彷彿抓住了什麼,但是卻不甚真切。
羅剎女問道:“祖師可否說的再明白點?”
蘇尋頷首,道:“自那混沌分時,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天地再交合,衍生出了山川河流,高原盆地。進而,萬物皆生。有生靈化於大海之中,則生鰭。於古樹之上,則生翅。若生於平原之上,則需健步如飛,方便奔騰縱躍。若生於叢林之間,則要五感靈敏,身形軟柔,易與隱蔽。此乃造化之衍生,生靈之本能。即便是火山熔漿那般險惡的環境之中,亦有生物,可以依存。”
眾弟子這一次,大都聽明白了,轉念間一想,似乎果然如此。
何為“天賦”。
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實則不過是因天地形態而生的。若天地一片單調,他們也便不可能擁有這許多的天賦神通了。
無論是金翅大鵬雕也好,孔雀也好,鳳凰也好,青龍、白狐、朱雀、玄武,這些生靈之所以與生俱來便有著大神通、大法力,這絕非是偶然的,而是因天地之後出現的“必然”的。
不過,這與猴子能學會他們的本相又有什麼關係呢?
蘇尋很快便解釋了他們的疑惑,道:“生靈之所以有天賦,所為的,不過是先天無意識的領悟造化,並且得以改變自己,令自己適應這片天地。而修行者難得的,也是這一份‘適應’。”
他說到這裡時,頓了頓,繼續道:“而悟空之所以能夠領悟你們的天賦,正是因為他適應了你們的天賦,他明白了何為‘一’,所謂‘一’者,在道之內,在心之外。一即為全,你們的天賦就算再獨一無二,終究也引道法而生的。因此悟空可以從‘一’中追溯到你們的根源,從而掌握你們的本相。但是,這終究是捨本逐末的方式。”
“若想要逐本,則不要看執著於衍生後的天賦。而是將目光放在天地,放在‘造化’之上。屆時,一法通,則萬法通。名悟道極致時,可輕易一指開天,滴水化滄海,微塵成世界!”
蘇尋說到這裡時,眾弟子中,已經有諸如九靈元聖、白牛、青牛這般有大見識的,明白了他所要教的是什麼。
不錯。
蘇尋要教的,正是他曾一度跟隨老子時所學到的!
那便是……造化道!
眾弟子連忙求問道:“既如此,我等該如何去做?”
蘇尋笑道:“很簡單。正所謂一花一世界,花中有天地,微塵中也有天地。這天地上的風雨雷電,自然造化,皆蘊藏著無限的天地。你們所要做的,便是像我方才那樣,去領悟。領悟一粒微塵,也貫通一顆星辰;領悟一滴露水,也貫通一片滄海;領悟一朵桂花,也貫通一個世界。若能如此,必可得大造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