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等人聽到鎮元子如此道述,皆都感覺到不可思議。

但仔細想想,卻的確是如此道理。

他們修習典教,在觀看諸天仙神故事時,便覺得太上八十一化,處處透露隱秘。

只是,太上道祖畢竟地位非同一般,且正所謂太上忘情,其“無為自化”,“上善若水”,尤其是在將道門交付給其弟子蘇道真以後,更是超然於物外,不在三界之中。因此,多加追溯,也沒有什麼意義。

但如今鎮元子如此說來,則將太上八十一化,以及天地的本質道述給了玄奘等師徒四人。

當然了,這也並非是什麼秘辛。因為對於大神通者而言,這本就是輕而易舉便能認識到的,對於修行未到的人,認知到了,也沒什麼意義。

不過這一點,對於玄奘師徒四人來說,卻並非是毫無意義的。

因為這涉及到了西遊之事的機緣。

玄奘師徒四人,並非真正的大神通者。

且不說那八戒與沙僧,即便是明悟自己道果的玄奘和行者,也並非真正的創道者。

故而,較之鎮元子、太乙救苦天尊、地藏王菩薩等存在,仍要有一段差距。而這段差距,很可能便是天高地遠一般。

玄奘如今已明佛門六通,從那“漏盡通”中,對於天地之事也有部分了解。故而在鎮元子說到此等秘辛時,他是最易理解的。

以至於如今,他也終於明白,為何鎮元子想要透過收徒八戒,來涉入西遊之事了。

但是玄奘雖然明白了,行者等弟子三人,卻還是並未完全懂。尤其是那八戒,不由問道:“老倌兒,你說了這麼多事情,先不論真假。這與收我老豬為徒又有什麼關係?”

鎮元子看向八戒,道:“恰如方才所言一般。此方天地誕生之前,便有無數天地曾先後被開闢。而貧道,則是在那女媧創世時成就地仙者,從亙古大歲月以前,一直活到現在。但也因此,如今此方世界,已無真正的‘地仙’。”

鎮元子如此一說,師徒四人就真的全然明白了。

如他所說一般,師徒四人更明白,為何鎮元子不拜三清,只拜“天”、“地”了。

因為鎮元子既然是從大歲月以前活到如今的,那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此方三清也未必先於他而成道。但相應的,鎮元子也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他五莊觀在三界中自成一方,卻無介入三界事的理由。

直到如今,西遊事,則是給他提供了一個契機。

如果鎮元子收了八戒為徒,則可以以八戒之師的身份,介入到西遊事中。

這也是鎮元子之所以會如此說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