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子道:“不像。”

玄奘道:“我為何不像?”

金蟬子道:“你雖然悟性極佳,但修的卻並非是佛法,而是道法,雖有些佛法的影子,但卻也像是從那彌勒淨土中得來的。非但如此,你甚至並非處子之身,更有業力環繞,也即是說你破了戒律。如何像是佛陀?”

玄奘道:“倘若我能普度眾生,則被三界,令佛法傳遍天下,令眾生得悟真如,我是佛否?”

金蟬子道:“若能如此,你自然會是佛。但你卻做不到。”

玄奘道:“我為何做不到?”

金蟬子道:“一個破了戒律,修持道法者。如何能是佛?”

玄奘道:“如何不能?你豈不知我佛便有妻子,其妻子更成就真覺。且我佛創三乘法時,乃是在那竭國蘇子像前,其佛法因道法而生。既然他可以成佛,能夠普度眾生,為何我卻不能?”

金蟬子不由惱道:“我佛乃釋迦牟尼,你何德何能,可與之相比?若我佛門中人皆如你這般,世人若也因此而學你,則比如瘋魔,三界更要大亂。”

玄奘道:“我佛可做得,為何我卻不能做得。豈不知在我佛眼中,眾生皆是平等。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草木國土,悉皆成佛。”

金蟬子心中一震,目光逐漸變得凝重了起來。

他看向玄奘,半晌後,微微點了點頭:“看來,果然這一世參悟甚深。原來你竟是如此想的,難怪有自信可證得佛心,進入這無為法界。”

玄奘道:“我來此的目的,並非是為了進入無為法界。”

金蟬子道:“那你來此為何?”

玄奘道:“我為鎮壓心猿而來。”

金蟬子道:“既如此,還得成佛才是。那我便問你幾個問題,看你能否識破。”

玄奘道:“你問便是。”

金蟬子道:“我欲成佛,但始終有幾個問題難以明辨。你且聽好,這第一個問題便是……慈悲眾生,普度苦海,所需為何?”

玄奘道:“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眾生心得以快樂,則眾生得以樂趣。”

金蟬子點頭。

玄奘如此回答,卻正是契合他的想法。不過,他繼續問道:“如何能夠快樂?”

玄奘道:“得所需,獲所求,便可快樂。”

這個回答,金蟬子仍在意料之中,眼中更浮現出讚賞,但卻繼續問道:“既如此,佛法有五魔,皆為眾生妄心,導向慾望。人得欲方可快樂,如此可能明心見性?”

玄奘道:“能。”

金蟬子一愣。

很顯然,他沒有料到,玄奘竟然會如此說。

他甚至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再次重複了一邊:“五蘊心魔使人得獲慾望,也可令人明心見性,得以為止之救度?”

“不錯。”

玄奘仍然毫不猶豫地說道。

金蟬子當即大怒,赫然起身道:“五魔何意能普度眾生?莫非你已墮入魔道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