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尋道:“凡天下事,勢必有善有惡,有正有反。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三界仙神入主南瞻部州,必定會對南瞻部州有所鉗制,此乃是必然。但如果人道一成不變,只尊舊制,即便三界並無仙神,卻勢必仍舊會困於腐朽之中。”

楊戩聞言,不由得細細思索了起來。

若是按蘇子如此說,自己阻止天庭仙神,反而是一件壞事了,而且,卻也有不自量力之嫌。

蘇尋道:“異不如同,唯求同存異,方能事有所成。”

楊戩道:“若如此說,該怎樣做,我也實在不知了,蘇子言道我當遵從本心,但如今我本心已惑,只願蘇子示下罷。”

蘇尋笑道:“既如此,你便仍照舊去做吧,一切都是天數,總會有解決之法。楊戩,今日我來,卻不是談及天數人道,只是找你敘敘舊而已。這些事情,便不再多提了。”

楊戩雖然仍未解惑,但是聽了蘇尋如此說,便知道這算不上是什麼太大的事情,日後蘇子當有安排,便也不再去管了,忙道謝奉酒。

二人一番長敘,半日之後,蘇尋便自離去了。

……

……

蘇尋回到香車之上,並沒有直接令人迴歸太極宮,而是看著南瞻部州的人道氣象,緩緩閉上了雙眼。

此次他前來巴蜀,一方面是找楊戩隨便聊聊,道明他和悟空之間的關係,讓楊戩可以放開手腳,不必顧慮太多。而另一方面,卻也是有一個真正的目的的。

他雙眼微閉,感悟著人道氣象。當年他西出函谷,復回歸南瞻部州時,人道氣象紛亂,而如今,卻形成了一個大統一。

雖然,在南瞻部州之外,仍然是五顏六色的,什麼氣象都有。不過南瞻部州,卻為人道一統,成為了一種強烈強大的文化氣象。這種氣象,具有同化性,但凡從外界試圖涉入其中的力量,必然也都被其所吸取。

這就是為什麼,漢武帝雖獨尊儒術,但讖緯神學卻成為了人道的一部分,而天庭仙神也都被排斥到了氣象之外的原因。

但是,雖說如此,這其中卻並不是沒有例外的。

在那氣象之中,一道漆黑的氣象隱約流轉,雖然極其渺小,微不可查。不過早就有所推演的蘇尋,卻仍然關注到了這道氣象。

是的,那便是魔主波旬的眾生妄心之象。

昔年魔主波旬被自己在黑暗深淵之中,逼得自滅。然而只要三界中有妄心存在,其便必然存在。而人道正是波旬得以擴散力量的最佳利器。

若是人道不成,在人心之中,如無如來佛祖這般普度蒼生的慈悲心,魔道倒也不足為懼。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如來佛祖,就算是,身為佛陀,也當有所寂滅,不生不滅,亦無懼於自己的魔羅心。

然而人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卻反而增強了波旬的大法力。

或許這也便是“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吧。

不過,蘇尋卻早知道魔羅的存在了。更不要說,藉由水珠世界,如今的他更是能夠精確地找到魔羅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