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事卻與“人”有關,如今南瞻部州,已無天庭的仙神,即便是東華帝君,對南瞻部州亦不好推演。卻不知這蘇尋,是如何做到能夠精準道述出來的?

東華帝君倒是不懷疑此事的真假。在他看來,既然是蘇道真提出來的,他自然有著把握,此事也十有八九是真的。可是,他疑惑的是這蘇道真是如何做到的。

若蘇尋此次所言是真的,那豈不是代表南瞻部州的事情,他以一概掌握得知。

換言之,天人道未來成道的可能性,也愈發大了?

這件事情,卻不容輕視了。

蘇尋便和東華帝君在方丈仙山上,關注著南瞻部州。

卻說,東方朔此人,字曼倩,乃是漢武帝劉徹的太中大夫。

當年劉徹即位,徵辟四方士人。東方朔上書自薦,拜為郎。其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漢武帝面前談笑取樂,更利用其接近漢武帝的機會,察言觀色,一有機會便直言切諫。

比如他在修上林苑之事上諫武帝戒奢恤民,在昭平君殺人之事上諫武帝公正執法,在主人翁事件上諫武帝矯枉風化,諸如此等,不一而足。

雖然劉徹很喜歡東方朔,但是卻也只是將東方朔當成俳優,其所言的政治得失,以及上陳的“農戰強國”之計都不予採用,並沒有放在心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東方朔也算是懷才不遇。

卻說劉徹奉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甚合天心,劉徹如此做,所為的實則是鞏固自己的權力,將自己神化。

但雖說如此,玉帝仍舊很是滿意。如今南瞻部州獨尊儒家,雖然對天庭來說還不夠,但卻也算是有了一個開端。

有功當賞,方能彰顯天庭之儀。這一日,劉徹壽辰之日,宮殿前一隻黑鳥從天而降,不知其名,便問向身邊的東方朔。

東方朔回道:“此為西王母的坐騎‘青鸞’,王母即將前來為帝祝壽。”

果然,頃刻間,便有仙女攜蟠桃飄然而至,劉徹大喜。

這蟠桃之說,自古人間便有,劉徹亦知道服之可延年益壽,若是那六千年、九千年的蟠桃,更可以長生不老,舉霞飛昇。

劉徹雖然位高權重,但也因此希望能夠不死,多次令人出海尋求不死藥。如今王母送上蟠桃,如何不喜?正待食之,但仙女卻說,此桃乃王母所奉,須得齋戒七日,方可食用。

劉徹不敢僭越,便齋戒三日。

但當三日後,他打算吃這蟠桃時,卻不料那蟠桃早被東方朔所偷換。劉徹不知,仍吃了桃子,卻並未能延年益壽。

反而東方朔因此舉霞飛昇,直上了方丈仙山。

仙山上,東華帝君見到這一切以後,忽然心血來潮,掐指一算,這東方朔已有仙根,果然與自己有師徒之緣,不由心中稱奇,對蘇尋道:“此番打賭卻是我輸了,不知蘇君所求者何事?”

蘇尋張開手,露出了那水珠世界,道:“我從此世界中,得觀永珍,卻發現在日後,世間當有一場劫難,需要帝君轉世,方能化解。”

東華帝君頓時眉頭皺起。

原本,他以為這蘇道真過來,只是為了一件小事。卻沒想到,竟然要自己轉世。

他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這蘇道真會遮掩,先說了那東方朔的事情。因為若其一開始直接這麼說,恐怕自己真的會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