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二郎顯聖(第1/3頁)
章節報錯
然而,令眾仙神都意外的是,事情並沒有像想象中那樣進展的那麼順利。
雖然劉徹選擇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且,董氏儒家的的確確尊奉天庭,極力的將天庭和皇權連線在一起。
甚至,劉徹也自認為是“天子”。
可是人間的氣運,卻並沒有如周朝時,歸於天庭的掌握。
是的。
董氏儒家雖然盛行了,其核心、本質已並不是孔子的儒家,而是天庭的儒家。
但是,董氏儒家卻並沒有扭轉現如今的人道氣象。現如今的天地,仍舊是人道的天地,沒有像周室一般,為天庭所操縱。
那些仙神,也沒有如周朝時一般,為百姓所祭祀。
甚至連董氏的大儒,雖然尊奉仙神,但也並沒有如當年的方士一般。
即使如今獨尊儒家的漢朝,很像當年的周朝,但本質上,畢竟不是!
究其原因,那就是因為,人道並不是單一的皇權。
即使劉徹認可了這董氏儒家,並且政令也施行了獨尊儒家,但卻並沒有真正動搖當年始皇帝的“根本”。
另外便是,這董氏儒家,施行的也並不順利。
單純的是在儒家中,董氏儒家就分裂出了許多派系。
因為董氏儒家是以“今文經學”為基礎的。
何為今文經學?
當年始皇帝尊法家,抑諸子,民間不得藏百家學說,百家著作,也都收藏在咸陽宮中。
而後來,楚漢爭霸時,咸陽宮被焚。儒家的許多經典,自然也因此失傳了。
及至漢朝時,許多大儒又將經典默誦出來,重新著成書。這就是“今文經學”。
但是,今文經學學說不一。很多儒者,或有意,或無意,默寫錯誤,都會造成今文經學的分歧。
並且董仲舒自己,也是今文經學的得益者。
既然如此,董仲舒說的那一套,那就不是所有人都承認的了。
而除了今文經學之外,還有著另一派,便是“古文經學”。
古文經學,乃是民間挖掘出的,儒家經典的原著。這一派的學者,幾乎所有都是反對董氏儒家和讖緯神學的。
這就造成了,儒家自己,雖然被“獨尊”,但本身,卻並不“統一”。
看到了這一點之後,玉帝也只能無奈。
雖然,因為那蘇道真的同意以及自己的旨意,如今南瞻部州的道家已經放權,使得儒家獨尊,百家皆成了末流。
然而,天庭受益卻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多!
民間仍舊以道家為主流。而道家的氣象,更是任何學派都無法動搖的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