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這聲音落下以後,天空的陰霾漸漸散去了。在陰霾散去以後,九鼎的神光也逐漸消散。

此時,眾人方才都鬆了口氣。

難怪嬴政會拜金闕玉晨大帝。

世人都知道,金闕玉晨大帝的道,乃是天人道。意圖讓天人對等。

但與一般的道果不同,金闕玉晨大帝的道,乃是創道,是曾一度得天地承認的道。

而如今,嬴政雖然自稱皇帝,似乎是大逆不道,且天道在同一時刻,也降下了責罰。但他隨後又將玉璽對向天空,那玉璽上,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刻文,同樣是昭告了天地。使得這個皇帝,最終在九鼎的力量之下,還是得到了天地的認可。

當時,雖然鬆了口氣,可眾方士心中的驚懼卻沒有絲毫衰減。

雖然嬴政自封皇帝,最後看似是得到了一個緩解,使得天道最終沒有降下責罰。可是他由此表明的一個態度,卻讓人不得不重視。

他所做的,雖然不是為了反天,卻將人皇拉到了一個和天帝對等的位置。意圖讓人道,擁有崛起的力量。

可人皇,能和天帝對等嗎?

嬴政自稱皇帝,自稱“功蓋三皇,德披五帝”,難道他也妄圖能和玉帝分庭抗禮!?

天道固然沒有降罪,但玉帝也會坐視?

眾多方士,實則大多也都是博學之人。有不少,也都懂得很多。

而自從青羊宮建立之後,上古的許多秘辛,也漸漸一點點的揭露了出來。

他們也都知道,當年大禹,其實也曾做過類似如今嬴政的事情。

大禹治水時,曾得到過玄鳥、應龍,及諸多天地仙神的幫助。但最終,卻造出了九鼎這一存在,九鼎的力量恰恰將山川湖海與人族的氣運連線在了一起,乃是一種意圖讓人族擁有對抗天庭的力量。

但夏朝最終,不還是滅亡了?

如今的秦王政,難道能比得上昔年的大禹不成?在眾人的眼中看來,這當然不能。可嬴政所做的事情,卻比大禹要凌厲霸道的多,恐怕早已觸怒天庭。

雖明面上沒有反,實際上和反了,卻也差不多了。

所有的方士,幾乎都是如此去想。

他們雖然代表著仙神,但卻絕沒有送死的想法。之所以會來到嬴政身旁,所為的,也只是仗著身份能求得榮華富貴。同富貴可以,但是共患難,卻不行。如今嬴政這麼做,秦朝恐怕享不了幾年國祚了!到時候榮華富貴享受不到,反而殃及他們,可就得不償失了。

於是,在昭告大典過後,他們幾乎同一時刻,都想要向嬴政請辭,望能離開咸陽。

但還沒等他們請辭,嬴政竟然就先召集了他們,並對他們說道:“我常聞自古凡人無有長生不滅者,但你等方士都有法力,料想該知長生法了?”

“這……”

徐福同身後的盧生、候生等眾方士對視了一眼,上前拜道:“我等只知道,天地間為仙、佛、神聖方能得長生不死。除此之外,凡人就算有法力,也難逃一死。”

嬴政道:“萬物皆生於天地,如何人則必死,仙、佛、神聖如何能夠不死?既然如此,料想仙、佛、神聖應當有不死靈藥。你們能溝通仙神,朕便令你們去求得不死藥給朕,方才準離,如若不能,便是欺上之罪,皆該處死!”

眾方士聞言,頓時臉上神情都哭喪了起來。不死藥?他們都沒有長生的靈藥,如何能給嬴政求來!

可是嬴政此言一出,眾方士見狀,都知道便無論他們再怎麼哀求,都是無用的了,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