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旬道:“我與那釋迦牟尼本就為一體,投靠我,和投靠釋迦牟尼並無兩樣。地藏王,我也十分欽佩於汝。非是欽佩汝之孝義,而是欽佩汝之毅力。你願度盡蒼生,如今我便給了你這個機會,你又何必冥頑不靈?”

地藏王菩薩道:“我也十分欽佩魔主。然而,經歷了久遠大歲月,我並不認為天地寂滅與否會是一件壞事。如來的道路我並不認同,魔主的道路我同樣不會認同。我所認同的,僅僅只有那安息與滅度,對我來說,或許那便是唯一的解脫之法。”

波旬道:“汝若選擇此路,汝母又該如何?你是贏不了我的。”

地藏王菩薩道:“死生長樂,國土無憂。”

波旬嘆了口氣。黑蓮緩緩地浮現出來,匕發出柔潤的烏光,將對面那地藏王菩薩所散發的暗金色佛光壓制殆盡。

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戰,地藏王菩薩未曾抵抗,只見那暗金色的佛光越來越弱小,越來越短促,終幹“嘭”的一聲輕響,徹底熄滅。

波旬站在陰影中,面目不明。他一動不動地望著地藏王菩薩原本的位置,眼中浮現出了幾分感慨。半晌過後,他輕輕說道:“地藏王,希望當一切重複之時,你還能成為幽冥界度人無量的菩薩。”

四周一片黑暗。波旬輕嘆一聲,消失在黑暗中。

……

……

卻說那楊戩順著小路,離開了翠雲宮,來到外面,便看到幽冥界中,一道道不祥徵兆升騰而起。

正待仔細看時,忽然旁邊發出一個響聲,只聽到一聲獅吼,緊接著一獸搖頭晃腦地踏出,那獸正是諦聽。

“楊戩,這邊來。”諦聽發出渾濁的聲音。楊戩看到諦聽,則雙眼一亮,他知道諦聽也是在三星洞中有所旁聽的,雖然多年來一直跟隨在地藏王菩薩身前,少有露面,只在西遊路上有過幾次見面,但是三星洞的同門卻絕無不能相信的道理。

楊戩和諦聽並未怎麼見面,但此時卻十分有親近之感,忙道:“諦聽靈獸,佛母便在此,如何前往無憂國土?”

諦聽道:“那無憂國土在輪迴之處,你帶佛母騎在我的背上,自帶她前去。”

楊戩點頭,遂帶著佛母騎在了諦聽的背上。那諦聽擺起頭顱,打了個響鼻,當即化作一道烏光,向六道輪迴而去。

便在這時,忽地一道風聲響動,楊戩陡地起身,一把拉住佛母,便有一道刀光從身旁劃過。定睛一看,卻非刀劍,乃是一隻利爪。

原來不遠處,騰空跳起,一隻九頭怪鳥,那怪鳥:毛羽鋪錦,團身結絮。兩隻腳尖利如鉤,九個頭攢環一處。竟赫然是九頭蟲!

想當初,玄奘師徒四人西行取經,途徑碧波潭時,曾因九頭蟲阻路,而引得楊戩出手相助,被楊戩細犬咬掉一個頭顱逃走,卻沒想到竟然會出現在此。

楊戩高喝:“孽畜,如何在此阻路,莫非欲受死耶!?”

九頭蟲原是西行路上被他打怕了的妖魔,但此刻卻似有所倚仗,冷笑道:“楊二郎,昔年被你那野狗偷襲,方為魔主所救,今日特來報此仇!”

言罷,再現出本相,九個頭顱一同向楊戩咬去。

但見幽冥當中,到處鬼火四起,一道道聲勢轟隆隆地在川中波動,可那羅酆六天、十王殿處,翠雲宮處卻靜悄悄的,詭異至極。楊戩便知道,別人救不得自己,提起三尖兩刃刀,陡地向那九頭鳥斬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