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昊天(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這落胎泉中,行者遭遇到了平生從未遇到過的危機。
此刻的他,一身法力彷彿盡皆消化,那鬥戰道和修為、道行也都似不知何處去了。一時,腦海中浮現的只有無盡的迷茫和無助。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天地之間乃是無盡的渺渺茫茫,人生苦短,仙道苦長,在這落胎泉中,所能感受到的盡皆是渺茫。
忽然,行者抬頭見,卻發現天地一片空白,自己不知何時已不在落胎泉中。
他轉過身來,卻看到周遭浮現出一道道靈氣蘊意,這正是從王母娘娘手中吃下的蟠桃所帶來的。。果真,這蟠桃乃是護住自己真靈的妙物。如若沒有,方才當真驚險。
但雖說如此,行者卻仍然奇怪,因為置身於這靈氣當中,他也不知何時才能超脫離去,便放聲呼喊了起來。
方喊了沒多久,一個聲音突然響了起來:“猴兒,勿要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這聲音溫和,又帶著幾分慈愛。聽到此聲音時,行者頓時渾身一震,隨即連忙轉過頭去,映入眼簾的,果然是那個人。
是的,那人身穿紫衣,宛若少年,但眼中浮現的卻是深不可測,彷彿世間的一切都收藏在其眼中一般。
此人,正是蘇尋!也即是如今的瓊樓金闕上聖玉晨大帝!
原來如此!難怪,一顆蟠桃竟然會孕育那般磅礴的靈韻,更難怪,一顆蟠桃可以護持自己“真靈不滅”,卻原來,這蟠桃之中所存在的,乃是那蘇道真的大世界。
“師父,師父你怎地在這裡?弟子拜見了!拜見了!”
行者雖一生孤傲,對天地一切都不放在眼中。就連王母娘娘這般大神通者,也只是恭敬友善。但他唯有對於蘇尋,卻是真正做到了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感覺。
是的,也正是如此。即使是面對那玄奘,也未有過這般的感覺。因為正是這蘇子,每逢自己最艱難的時候,才會出手救自己於苦海之中。
見到行者連連叩拜,蘇尋輕輕扶起了他,道:
“休要如此多禮。此番我過來,正是為你而來。”
行者聞言,便知道,自己這“師父”果真是為了自己能夠成就道果,方來到此處,便連忙道:“求師父指點迷津!”
蘇尋道:“昔年我在南瞻部州遇到你時,曾予你一條魚兒,後來又給那仙石一條魚兒。你與那仙石,如今成就一體,未來也勢必猶如那陰陽魚般,混成太極。故而,在此泉中煉石,乃是必要之事。此泉中,乃是吾與諸多神聖一同印下了無數天地的往昔,你在其中參悟,如若頓悟,則能成就道果也。若是有所枯耗,當可在此世界中休憩。”
蘇尋如此一說,行者當即明白了。原來這蟠桃中的世界,乃是自己師父特地為自己準備的休憩之地。
果真,他念頭轉動,天地便開始漸漸再度消散。周遭再次浮現出了那汩汩泉水,無盡夢幻。諸天往事也重新曆在心中。
行者這一次有了準備,雖然一瞬仍是被那無邊情緒瀰漫身心,但卻不至於再陷入到那般空白的情緒。於是便定住了心神,仔細觀察。
這一次,他真的看到了一道光景。
只見在無邊蒼茫的大歲月中,渺渺茫茫,不知何許年之演化。
但見,在這大歲月中,忽然有一物存在,其物無限巨大,搖搖晃晃,蒼蒼茫茫,與那歲月混合在一起。
在這渺茫的歲月之間,那物漸漸生出氣象。那並不是靈智,而是“規則”。
是的,規則由那物衍生,無限交感,最終形成氣象。
行者大感震撼,他看到了一物的生育,一物的混成。
他知道,那物便是最初“天地”的根源。
原本行者以為,一切天地,都是有大神通者開闢的。而如今這氣象,應當是何者在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