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落胎泉再度演化出了無數個光景,在經歷無數恍惚的歲月,以及天地壽終以後,那破落的天地開始發出無盡的腐朽氣息,最終化為了一團團的火焰……

當天地壽終以後,一切復歸於混沌中。但那滅卻天地的火焰卻始終縈繞不滅。在那混沌之中,不斷地燃燒著。不知過去了多少個大歲月,有一日,忽然從那所謂的“道”之中,浮現出了一團莫名的物事,那物事漸漸生出一種水光,滅掉了火焰,水光湛藍,憑躍高照,最終形成了一片新的“天地”。

行者很是意外。原以為,昊天以後,天地重立,當會有印象中的“開天者”。然而經歷了遙遠的大歲月之後,第二個“天地”卻仍然是孕育誕生出來的……

當水光照耀那物事,則成為天。當天再照耀那物事,則成為地。那物事,似乎是萬物的否極,是萬物的逆流,卻恰好因對照,而成為萬物的衍生,萬物根源。最終孕育了所謂的“萬物”。

看著這一切,行者再想起了一片古籍所記載的。

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天地也,是以成神明;神明覆相輔也,是以成侌昜;侌昜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輔也,是以成倉然;倉然復相輔也,是以成溼燥;溼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

故歲者,溼燥之所生也;溼燥者,寒熱之所生也;寒熱者,四時者,侌昜之所生;侌昜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是的。

看來,這生出了天地的“存在”,不再是那亙古的天道,而是自道衍生出的另一存在,其名為“太一”。

太一可以說是另一種形式的天道,以一而生萬物。這讓行者不由想起了師父教導的“太一道”。雖然他學的並非是太一道,乃是大羅道,但太一的出現,仍舊讓他明悟了太一道的本質為何。

然而,這一次的光景,卻並未就此而結束。那太一,原本應當和那天道一般,亙古留存下去的……但是,事實上太一卻並沒有如此。

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太一既然是以否極對照而生出的萬物,那麼他自身,也將會成為萬物的對照。因為如此的道理,竟然使他誕生了人格。

人格化的太一,不再是單純的“道”,從而誕生了第一個天帝,即是人格化的天帝,其名為……東皇太一!

當東皇太一出現以後,與其人格對照的數個存在,則成為了其之好友。這也是《九歌》神話中記載的一段段故事。

但這並不是重點。

重點是,行者竟然在這光景當中,看到了自己的師父!

是的,那蘇尋竟也赫然便在這其中。而其在九歌天界之中,被其餘的仙君成為“蘇君”!

這,是怎麼一回事?

難道早在那時,自己的師父就已得道了不成?

行者不由疑惑。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