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尋辭別了玉帝,回到太極宮,太極宮的天仙侍女都在門外迎接,除此之外,但見太極宮亦有不少童子等待,原來都是那些道家仙老差遣的童子,再一次對玉晨大帝獻禮,表示自家主人翁的心意。

加上這一次,那道門的眾仙老,已再三上表敬心。蘇尋知道,這是因為自己與老君在兜率宮的一番論道,留下了道氣閣,以及又別託付執掌道門的緣故。

一個金闕玉晨大帝的位子固然尊大,但卻絕不會讓這些至尊如此恭敬。說到底,還是因為自己有一個“好師父”的原因。

昔年老子解化大道,起無始,運自然;秉教法、造天地;誕玄靈,傳經蘊,一氣化三清。方才有了道門眾仙。

可以說,如今但凡是道門的天尊,都算得上是受過老君的教化,但似蘇尋這般,由老君親傳,稱得上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存在,卻並無一人。

當然了,這一點也歸功於,蘇尋本身的功績,他在短短數百年間便演太極,悟苦海,天人創道,留下了道果共眾仙參照,也稱得上是有大功德。此次對楊戩之事的處理,也全然不像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年人,因此眾仙對老君這個決定也算得上是並無微詞的。

蘇尋對眾童子各自答覆,並說近幾日,便會去一一拜訪諸位仙尊,便遣散了眾童子,將太極宮關閉,自己在養心殿中,喝茶靜心。

他雙眼微閉,近些日子的光景不斷地在腦中回現,不知過了多久,忽然輕輕嘆了口氣。

“滴答”。

茶杯之上,忽然浮現出了一點波紋,蘇尋睜開雙眼,眉頭微皺。與此同時,有梅蘭竹菊四仙女在殿外恭敬道:“門外有自稱為天蓬元帥的呈拜帖求見,說乃是奉了中天梵氣鬥母元君詔令,前往請拜陛下。”

蘇尋心中微動,道:“既奉了鬥姥之命,便請其進來罷。”

“是。”四位仙女皆俯首回命,不多時,將天蓬元帥引入了養心殿。

天蓬元帥進入養心殿,恭敬行禮道:“拜見陛下。”

蘇尋微微抬眼,看向天蓬元帥,發覺其生有異象,長得威猛無比。

有詩讚曰:

身如夔牛巨力大,口如狍鴞利齒強。

今是玉帝守門帥,曾為鬥姥御車郎。

掌御銀河八萬兵,賜授禮器九齒耙。

只因元君來囑託,才令天尊得閒暇。

天蓬元帥好一番行禮:“多謝陛下救命恩情。”

蘇尋道:“何來此恩?”

天蓬元帥道:“不日前,篡逆行兇,打到南天門外。我正奉命看守,上前阻攔,卻不是那楊戩的對手,被其打傷,令其破門而入,幸好天尊出手將之鎮壓,又施了甘霖,才解了此厄。否則就算不治失守之罪,恐也要傷筋動骨個百多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