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大戰,十萬天兵被挫了銳氣,皆不敢再戰。

那李天王更是失了黃金寶塔,心中又驚又怒,恐哪吒有報仇之意。正慌亂間,哪吒倏至面前,嚇了他一跳,忙掣刀出來,卻見哪吒並無反意,而是請罪道:“父王恕罪,那楊戩真個有本事!孩兒這般法力,也戰他不過,被他把護心甲都打碎了!”

哪吒聽了楊戩之前的告誡,何況這些年來李靖對他固然處處提防,但為父從嚴,細微裡卻也算是不錯。

雖對李天王仍有幾分埋怨,但想起楊戩救母的行為,自己若是弒父,豈非迥異於孝義,屆時恐怕楊戩大怒,不再認自己為兄弟。何況如今寶塔之厄已解,他也自覺心中的枷鎖頓時褪去,反而比平時更加真心誠意。

李天王見狀,心中寬慰了許多,反而為自己的揣測感到羞愧,也溫言勸說道:“孩兒休要如此說。那楊戩的神通為父看在眼裡,就連九曜星君,二十八宿也被打的逃竄,汝能與其大戰半日,彰顯天威,有功無罪也。”

今日不同往昔,父子二人失了寶塔,卻似反而更親近了很多,讓人不由生髮感慨。

卻說天兵陣列被楊戩衝散,楊戩得勝而歸,楊嬋、灌洲六聖與一千二百草頭神都是大喜,擺出宴席,把從哪吒那裡收來的珍饈也拿了出來,與眾人分食。灌洲的生靈也都各自相慶,把楊戩之名廣作流傳,四大部洲之中但凡身負道行的,莫不知曉楊二郎的威名。

但云華仙子,卻反而惴惴不安了起來。

天空之上重雲凝重,十萬天兵雖然散去,但三界卻愈發聚集著陰霾,恰似風雨將至一般,令人喘不過氣來。

另一方,李天王重召部曲,與三太子領著眾將,直至靈霄殿。啟奏道:“臣等奉聖旨出師下界,收伏惡仙楊戩,不期他神通廣大,不能取勝,望陛下恕罪。”

蟠桃盛會上,眾仙聞言,左右顧望,玉帝發怒道:“李靖身負要職,辦事不力,卻挫折天威,推出斬之!”

天王大驚失色,沒想到玉帝竟如此震怒,忙道:“陛下,望祈恕罪!臣等小覷了那楊戩,被其衝入陣中,慌了神,又不想楊戩藉助黃金寶塔的威力,衝破寶塔,方才一時不察,求陛下開恩,再命前去討逆,此次一定建功歸來!”

座上,南海觀音菩薩合十說道:“阿彌陀佛,陛下息怒,天王雖敗,所幸天兵天將只是受了衝擊,並無什麼傷亡。便再派兵馬,去降服了楊戩,令其將功折罪便罷了。”

玉帝聞言,微微點頭道:“既如此,便再令你做降魔大元帥,復引兵去鎮壓反逆。若建功,則功過相抵,若不建功,雙罪並罰。”

李靖冷汗淋漓,領旨謝恩。

菩薩又道:“我座下有惠岸行者,乃李天王二子。可派就相助一功。”

玉帝點頭,又道:“命鄧天君、辛天君、張天君、陶天君率雨部、雷部、雲部、風部。水德星君率水部,火德星君率火部,共同下界相助李靖討伐篡逆。”

玉帝這一番命令,使得眾仙全都心驚。原本九曜星官,二十八宿,十二元辰就已經是莫大的陣仗了。但這一次,玉帝竟然將風雨雷雲水火六部都派了出去!

要知道,六部中,光鎮天元帥就足足有數十人,每個元帥,都能夠調動數萬天兵。而且其中神通廣大者亦絕不在少數。

這一次,就連眾仙老也都目光微微凝起。而諸多星君神將,更是心中大震,正色領命,再不敢懷有他意。

尤其是那九曜星君,十二元辰,二十八宿等眾仙。原本他們雖然出兵,卻並未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