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尋與尹喜商議好了,便著手進行對青羊宮的建設。

青羊宮所定的地點是在蜀地,此時蜀地尚有一國,名為蜀國。

蜀國並非是三國時期的蜀漢,而是古蜀國,神秘的三星堆,便是古蜀國的遺蹟。

李白有詩讚曰: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這裡的蠶叢及魚鳧,便是古蜀國的氏族。

古蜀國經歷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五個氏族,曾響應武王伐紂,因此被封於蜀地,歷代稱王,而到如今,正是開明氏族。

上古之時的蜀國的確很神,。且不說蠶叢及魚鳧的帝王皆死後被封神,杜宇更是自稱望帝。所謂“望帝春心託杜鵑”,便是源自於此。

古蜀國其實並不屬於周朝的一部分,雖然是周朝的諸侯國,但是國家文明獨立於周朝之外,相反,有很多商朝的文化還在蜀地流傳。

而蘇尋選定的位置,正是合該青羊宮所在的場所,也便是未來的成都!只不過,如今秦國上沒有佔領此地,此地尚是古蜀國的國都。

原本蘇尋覺得和古蜀國交流可能會比較費力,再加上,由於古蜀國所在的位置,的確流傳著迥異於人族的力量,他本以為會有很多阻力,比如蜀國很有可能存在的神道力量等等。不過,卻沒想到當尹喜帶著諸多弟子與蘇尋來到之際,竟輕易便得到了蜀王的親自迎接與大力支援。

不僅如此,蜀地周遭的諸侯國,比如巴國、鄭國,甚至是秦國和楚國,在聽說尹喜和蘇尋打算於蜀地建立學宮,竟然不約而同的表示此乃大善之舉,並且提供了許多幫助。

這一點倒是讓蘇尋覺得意外。楚國和鄭國倒也罷了,有著尹喜和子州的名聲,但是巴國、蜀國和秦國,實際上與他們並沒有什麼聯絡,甚至互相的關係很差,常年有戰爭發生。但是青羊宮的建立,蜀國與秦國卻放棄成見,甚至是組織兵力支援。

只能說,春秋時期,還是一個崇尚君子的時期啊。即使已經臨近了孔子所說的“禮樂崩壞”,但是,對於類似尹喜這般天下大賢的尊敬卻仍然是沒有喪失的。

對於諸侯國的幫助,蘇尋也很是感激,也一一遣使者回禮,將從花果山得到的靈果回敬了許多。

在數個諸侯國的幫助下,很快,偌大的青羊宮便建立了起來。

青羊宮以上德之道為主,宮中至高的典籍正是《道德經》,但青羊宮卻又並不僅限於教授道德經。甚至,平日裡傳授的多是各種廣開思想和務實的學問,比如農學、岐黃之術、灌渠之術、穿鑿之術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各項學術和藝術,比如禮樂射御之術等等。

正所謂:琴棋書畫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青羊宮的教授可以說是無所不包。

只不過,為了體現出上德之道,蘇尋親自在各項學問裡面,加諸了道法自然的概念,將大道融入到了各種術數之中。

青羊宮有數個諸侯國的鼎力支援,並且,蘇尋是名義上的創立者,姬匄與姬朝得知以後,也都是感到開心,各自派遣使者昭告天下,再加上王子尋西出函谷成仙的故事早已流傳甚廣,得益於此,青羊宮很快便天下聞名,成為了人人嚮往的神仙之地。

不僅如此,同時,也是天下大賢夢寐以求可以從中感悟學術,得益門路的聖地,堪稱至高學府!

因為,青羊宮並不限制去留。來此學習的賢才,很多都因此而得負盛名,甚至因此而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成為了天下諸侯爭相搶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