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日暮夢醒人已遠(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戩離了哪吒,運作神通,化為青光,向東方而去。行不數里,忽然遠處浮現出了一陣陣迷霧,他登時便知是師父在接引自己回去,駕馭青雲,徑自朝迷霧之中飛射。
盞茶工夫過後,忽地,迷霧左右散開,楊戩眼中再次出現了那接連蒼穹的高山。高山左右,依舊昏曉相隔。
楊戩大喜,上了方寸山,踏入三星洞,果見三妹與師父都在洞中等著。
楊嬋眼中含有激動,而老者的眼中,則略有欣慰。
“二哥,你好厲害!”楊戩與無支祁的大戰,楊嬋都看在眼中,她心中緊張不已,但如今卻歡喜更甚,以至於就連聲音都略微有些顫抖了,渾然不像一個修仙人的心境。
楊戩與楊嬋知會了一番,旋即看向老者,邁上前來行禮拜道:“多謝師父指點我前去桐柏山,只是,弟子擅自做主,與那無支祁大戰,自逞威風,卻險些暴露了身份。弟子雖死無悔,唯恐連累師父與三妹。”
老者微微搖頭,道:“你因見蒼生受難,隨心行善,何罪之有?若是你不出手,反倒是違背了自己的天性,未來必有禍患。更何況,此事吾早已與蘇天尊商榷好了,方才會著你去桐柏山。”
楊戩聞言,鬆了口氣。他雖已猜到了師父的含義,但心中卻仍舊有些惴惴不安,如今終於放鬆了下來。
然而,還未等他開口,老者卻忽然又道:“徒兒,你來到我這三星洞,已近十年了吧?如今你我的緣分卻已是盡了。”
楊戩心中一震,忙道:“師父何出此言?厚恩未報,吾不敢去!”
楊嬋也是吃了一驚,想要開口相勸,但張了張嘴,卻沒有說出聲來。
老者嘆道:“緣分已盡,何必強挽。何況,你尚且還有著救母的使命,莫非也忘記了?”
此言一出,楊戩才頓時回過神來,他看向老者,半晌之後,眼中浮現出了幾分不捨,但也沒奈何,在地上三叩九拜道:“即使緣分已盡,但楊戩絕不會忘記師父的大恩大德!此去,若我能救出生母,定要再回到師父身旁侍候。如若不能,只願身死道消之際,可以將這份恩情永遠銘記於心!”
聽到楊戩話中誠懇,老者的心中也是一陣感動,他輕輕攙扶楊戩起身道:“徒兒,何苦如此?你且自去罷,無須執著。這世間一切皆有天心人意,你我若是還有緣分,自能有再見之日。”
楊戩聽到老者的話,心中倍覺溫暖,用力地點了點頭。
楊嬋看向楊戩,兩人相視,一時無語。正待說些什麼的時候,老者又道:“徒兒,你可曾取到了那開山斧?”
楊戩聞言,忙使個神通,將開山斧顯化了出來,卻見一把黑黝黝的斧子憑空出現,遞呈上去,這斧子看起來不甚鋒利,但是老者一眼便看出了這斧子之中蘊藏的神妙。
老者將開山斧拿在手中,只覺得沉甸甸的。但那開山斧卻與自己又有某種意義上的共鳴,心念一轉,便知道了其中含義。
“徒兒,這開山斧塵封已久,卻是失了神通,你且稍待片刻。”
老者將那開山斧拿起,轉入內院。楊戩與楊嬋不敢隨入,在院外等待。只見內院當中,滿天紫氣,忽然浮現出了一道道璀璨的光輝。半晌後,老者復又出現,將開山斧重新遞給了楊戩,道:“如今這開山斧,卻已找回了當年人族聖賢的意志。你持此斧,定可劈開桃山,救出生母。”
楊戩拿起開山斧,這斧頭與之前看似別無二致,可是他卻忽然感覺心血相連,彷彿這斧頭有自己的“魂”一般。
想當年,大禹治水,用其開山,代表的乃是人道的鍥而不捨。而如今,老者利用聖賢的意志,將這份精神重現了出來!
“多謝師父賜寶,有此斧,必能救出母親!”楊戩心中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