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走了,走了!”

蘇尋笑了笑,與此同時,“哞”地一聲牛吼,遠處的原野之中,白牛心有所感,振發出強大的法力,很快,便顯現在了他的面前。

如今的白牛,與數十年前相比,變得更加神異了。

若說數十年前白牛尚處於苦海與自然的渾渾噩噩中的話,如今的它,便已然徹底通得“人”的氣息,甚至是有了非常獨立的思想。

它身上的雜草去盡,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張柔順的草蓆。那草蓆生長在它的肉裡,而它的心,卻得到了釋放。

蘇尋知道,因為自己的得道,這白牛受到感染,也已經幾近於得道。

甚至如果它想的話,現在就可以化作人形,乃至於,擁有非常強大的法力或是神通!

不過,最為可貴的一點是,白牛並沒有離去,而是仍舊俯首聽從,甘為蘇尋侍奉。

要知道,它本是西牛賀洲的“苦海”,雖然因蘇尋的救度而脫身泥潭,但卻仍舊算不上是善類。

只能說,東勝神洲的自然造化與南瞻部州的人道與人心,皆是不弱於苦海的力量啊。

是的。

蘇尋看向南方。

西牛賀洲,有苦海,形為神牛。

東勝神洲,有造化,形作靈猴。

而南瞻部州同樣也有。

蘇尋如今已經得證道果,原本,南瞻部州凌亂的氣象現在卻彷彿被人梳理了一番似的,展現在了他的眼中。

這凌亂的氣象不斷紛呈,其中,自然有諸子百家的星光,與諸侯的氣象,以及周室王朝的國運。

這些是本來蘇尋就能看到的。

可是在他天人創道,成就道果以後。便更加能看到,隱藏的最深的那一部分存在!

其中,就有南瞻部州的“人心”之顯現。

如要說的話,便是……心猿!

是的。

就像西牛賀洲有“苦海”,東勝神洲有“造化”一般。南瞻部州,也有“心”的具現化,其名,為“人心”。或許,也可以稱之為“心猿”!

心猿者,喻攀緣外境、浮躁不安之心有如猿猴,乃是佛門二心魔羅的一種說辭。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便被稱作是“心猿”。但除了孫悟空,牛魔王,也同樣被稱為“心猿”。

西遊記中,在孫悟空大戰牛魔王時,有詩曾雲:自到西方無對頭,牛王本是心猿變。

在這裡,牛魔王便是被稱作心猿的。

心猿並不非得是猿猴,而是一種心魔的體現。

若白牛在西牛賀洲始終未曾被人救度,那麼它很可能會成為一種二心魔羅!最後若能牧心收心,成就佛果,倒也是另一種“度化”了。

其實之前去東勝神洲的時候,蘇尋始終有一個疑惑。

那就是,東勝神洲的猴子,那塊仙石,明明是感天地造化,最為靈秀的存在,若是貫通出世,必將成就大福緣。

那麼,為何,猴子會被稱為是“心猿”呢?

現在,這個答案終於展現在蘇尋的眼中了。

原來猴子原本並不是心猿,真正的心猿,竟在南瞻部州之中。

而猴子之所以會被稱作心猿,恐怕,也與南瞻部州息息相關!

是的,那頭心猿,恐怕正是西遊記中的“六耳獼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