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尋的眼前,孔子開始羽化。

而他的一生,則在陰陽魚的演化之下,一點一滴地浮現在蘇尋的眼前。

蘇尋神色沒有絲毫改變。他看著場景變化,唯有心中激盪。

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一生,坎坷卻又令人嚮往,精彩卻又令人嘆息。

他因看到了仁,而嚮往禮,因成就了禮,而歸於仁。

在他的一生中,從未放棄過這個理想、這個信念與這個精神。因此,他擁有了溝通人道的資格。

哪怕他的禮,是源於天!

場景點滴經過,蘇尋則仔細地觀看。

孔子因麒麟而生,前半生,雖然處處碰壁,但大多時候,終歸還是受人禮遇、尊重的。

但是,在後半生時,便開始急轉。

從六十歲開始,孔子自嘲為喪家之犬,被人監視、被人嫉恨、被人加害、被人派兵困於荒野、被人閉門拒入。

晚年之時,孔子更是親眼看到了麒麟被射獵,明白了禮樂將窮。再後來,便是妻子、兒子與得意弟子顏回相繼離自己而去,得意弟子仲由更是被剁成肉醬。

但是,即使是遭受到了如此多的打擊,明白瞭如此多的事情,他仍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而是在最後的最後,仍選擇將禮歸於仁。

帶著名為“禮”道果,孔子奔赴向了名為“仁”的星空!

蘇尋腦海中的聖賢意志激盪而出,天地之間,一道無限大的光芒浮現了出來。

他似乎聽到了上古時期,許多先賢的聲音。此刻,他們似乎在孔子的奔赴下重新甦醒了過來!

一步,兩步,三步!

孔子凌空邁出三步,年華也在迅速逝去,三步之後,他已徹底羽化!

學宮之中,他的三千得意門生,似乎也感受到了這一點,心中浮現出了一種不約而同的明悟。

他們沒有痛哭,因為孔子的意志讓他們知道,無論是上天受封為神也好,還是就此被稱為聖也罷。

從今日起,夫子,得道了!

三千弟子,一齊拱手,面向天空:“恭送夫子!!”

孔子的目光,最後一次看向那三千餘得意門生。

在那三千弟子中,早已身死的顏回、仲由等人,竟也赫然在其中!

這一刻,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下一瞬,他便與天地合,帶著上天生降的道果與天地靈氣,溶入到了這泱泱華夏之中。

蘇尋目光凝重,忽然,他揮出手,天地便有大神通浮現。只見一朵青蓮從他的所在飄然而出,追隨著孔子分化出了無數瓣的蓮葉,向天地之間散落,與此同時……

“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