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易逝!

原本當年西出函谷之時,老子曾對尹喜說過:“關令若初心未改,日後可去找我的徒兒”。

而自己,也記得這句話。本來當初離開西牛賀洲之後,他就打算徑自回到南瞻部州,與尹喜會晤。但卻沒曾想到又在東勝神洲耽擱了十數年之久。

尹喜雖然是個天下大才,更從“道”中得到了道經三千言,可是,其卻未必通什麼修行,能夠活到一百多歲,也著實艱難了。

不過蘇尋倒也沒有太過在意。

因為他知道,尹喜如果不見到自己,是不會甘心身死的。

只要他不想死,那就沒有人能讓他死。

因此,蘇尋沒有第一時間向西南方向去。而是駕馭白牛,朝向洛邑飛去。

他在進入南瞻部州之際,隱於雲端造化,很快便到達了洛邑之地。

洛邑,與五十多年前相比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仍然是那片光景,那般音容。

蘇尋降下雲頭,牽著白牛,一番感受之後,緩慢地去到天子宮中。

他徑自來到天子宮的外面,但近鄉情怯,忽然卻有一種不想進去的情感。

在這一刻,蘇尋更像是一個人,而不是什麼天仙。

不,不應該用“像”來說,蘇尋本就是一個人,雖然得到了蓮心道果,已長生自在。可是他卻仍舊是一個人。

近鄉情怯,也是他所有的“自然”的情感。

他是“忘情”,卻又“有情”。

這時,遠處忽然有腳步聲,蘇尋抬眼一看,發現是一位侍者。

侍者離近了,走到蘇尋的跟前,蘇尋也沒有躲避。那年輕的侍者可看到蘇尋,似乎一瞬有些驚訝,但或許是看到了蘇尋氣質不凡,所著的衣服也是貴服,因此也沒有如何大驚小怪,問道:“賓從何來?”

蘇尋聞言,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他想到了一首著名的詩詞。

正是: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雖然,蘇尋並沒有“鬢毛衰”,侍者也不是“兒童”。但是此情此景,何其相像。

“王子……是王子嗎!?”

忽然,一個激動地聲音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