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牛賀洲。

蘇尋與老子向西而行。

歲月如梭,轉眼間,不知不覺已有十年過去了。

哪怕行的緩慢,終於,也已經接近了被稱作佛國的迦毗羅衛國。

那如日中天的“佛教四聖樹”,在蘇尋的眼中越發巨大。

在佛教四聖樹的影響下,此處的風景美如畫卷,到處彷彿都孕育著佛法的光輝。

但接近這裡以後,蘇尋的佈道反而沒有之前那麼順利了。

因為受到了佛法的滋養,這附近的很多生靈,都已然朝拜釋迦牟尼,自然,不會來聽聞蘇尋的道。

不過蘇尋也不在乎。反正,十年已經即將過去了,自己的佈道也已經要結束了。

他抬起頭來,看向遠方。那佛教四聖樹彷彿近在咫尺。

其實,看著這棵巨樹,蘇尋時常覺得有很大的違和感。

雖然這棵巨樹看似有著無邊佛法,能夠給人帶來無邊快樂,乃至引渡別人到達那所謂的“極樂世界”。

但是,這世界上又豈能有真正的“極樂”?

想起《無量壽經》中對極樂世界的記載,大致便是極樂世界會永遠迴響著佛法梵音,居於其中的生靈相貌統一,沒有個性,只有絕對的虔敬,與對佛的信仰,並因此永存快樂。

如此,蘇尋甚至覺得很是詭異,乃至恐怖。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極樂世界是怎麼樣的,其實跟他也沒有關係。

畢竟,那是佛門的事情。

這一日他仍舊講道。

他在一棵菩提樹下,雙目微微閉著,對諸多追隨者講述著自己一路上的見聞。

說起來,在這中央佛國之畔,西牛賀洲佛法最昌盛的地方講述道法,倒也是有幾分……囂張。

尤其是,自己還在一棵菩提樹下。

一想到此刻靈山諸佛或許也在觀看著自己,想蘇尋頓時覺得很是有趣。

不過想歸想,今日或許就是自己最後一場講道了。因此他全神貫注,十分認真,講述著天地奧妙。

數個時辰之後,原本應該是講道完畢。但這一次,蘇尋卻沒有直接結束講道,而是忽然又繼續說道:

“今日,我要講述的,除了這十年來一路上的見聞。我還將會講述一個重中之重的概念,那便是……道!”

他此話一落,諸佛不由凝神。

這十年來,蘇尋雖無處不在佈道,但從沒有,真正講述過什麼是“道”。但為何這一刻?

不過,此刻蘇尋卻沒有在意諸佛的想法。而是看著眾多追隨者,眼中浮現出了些許期待之色,說道:

“在講道之前。我想要告訴爾等的是,道之一字,無止境,無窮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就好像每個人都有一生奉行的道路。”

“道路就在那裡,只是有的時候被荊棘遮蔽了。凡求道者,我將之分為上中下三者。”

“上者的一生在披荊斬棘,所為的不過是找到自己的道。中者的一生在努力學習模仿,去走他人開闢的道路。下者則安於隨波逐流,若有人前進就會盲目跟隨,若無人跟隨就會安於自樂。”

“因此。雖然我即將講道,但是也希望爾等不要盲目跟從,更希望爾等都可以成為那上者,甚至是上上之者,找到自己一生的追求,最終求得大道……”

蘇尋講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