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道是無情(第2/2頁)
章節報錯
蘇尋看著那“瀚海”。
此刻,瀚海之中的海水,已經很是清澈了。
原本沒有任何生機的海水,在經過之前太極圖的誕生之後,已然被淨化了許多。
雖然,現在海中的弱水仍然還存在著,但是卻已經孕育了一顆“生機”的種子。
蘇尋目光微微閃動,一條白色的魚兒,緩慢地流入到了那瀚海之中,忽然迅速成長,似乎漸漸地呈現虯形。
隨著魚兒遊動,淡淡地光華,向四周擴散,淨化著這片大海。
這一次成就太乙仙的境界,在悟道的過程中。他同時還領悟了腦海中陰陽魚的一種玄妙力量。
那便是藉助“太極圖”,黑白兩色的陰陽魚,分別衍生出的“生”與“死”!
白色主生,黑色主死。
以前的蘇尋是利用陰陽魚集聚靈氣,而如今的蘇尋,則已經能夠利用,去操縱生死。
雖然說還沒有能夠達到一個很神奇的程度,但也已經極為可觀了。
而且,太極圖的玄妙,絕不僅限於此。天地的回饋,還有很大一部分,需要讓蘇尋真正參悟,才能夠領悟的通透,將之徹底融入到自己腦海中那兩條陰陽魚中。
同時,也是融入到蘇尋自己的神魂之中。
……
……
蘇尋顯露神蹟,那竭國的百姓紛紛前來祈禱跪拜,別人不知道,但是“神仙”就在自己的身旁。
那竭國的百姓腦海中也得到了那太極圖案的啟發,自然知道這一切都是他引發出來的。
面對那竭國百姓的跪拜和進奉,他欣然領受。
不過很快,蘇尋便發現,那竭國的百姓有些不對勁了。
他們太崇拜蘇尋了。
以前那竭國的百姓固然崇拜蘇尋,但是更多的,還是將他奉為“上師”。時常有很多人過來跟蘇尋請教,對於這一點,蘇尋也不吝回答。
可是,這一次之後,蘇尋卻發現,這崇拜,逐漸地演變成了一種莫大依賴。
尤其是在“太極圖”浮現以後,蘇尋卻更發現,那竭國的百姓,真正意識到太極圖的人少之又少,十數萬民眾之中連千人都沒有!
更多的,只是將其認為是“神蹟”。
雖然並不會因此就什麼都不做了。可是,蘇尋卻漸漸的發現,能夠從中誕生的智慧,越來越少了。
“我與爾等緣分已盡,也該離去了。”
一日,蘇尋忽然對前來貢奉的眾人說道。
眾人頓時陷入到了茫然之中。
老子輕輕撫須。
數日之後,老子與蘇尋又騎著青牛,前往瀚海,兩人走到之畔時,那瀚海的海水竟然自動分開兩側,讓兩人能夠如履平地一般度過大海。
那竭國百姓聞言,頓時悲痛萬分,舉國十數萬人,苦求不得,皆前往送行。
離去之時,蘇尋心中也有所觸動。他畢竟不是老子,無法做到“太上忘情”。
但是。
既然緣盡,何必回頭。
身後,則跟隨著近千名的追隨者。
為首的,仍舊是當年第一次跟隨蘇尋的那八個年輕人。只是八個年輕人,如今只剩下了七個。
剩下的那一個,在得知了蘇尋離去的理由之後,則成為了那竭國的國王,留在了國土之中,願為那竭國的百姓重燃志氣,傳承薪火。
數年後,瀚海之畔,立起了一座巨碑,上面則寫滿了關於蘇尋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