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西出函谷(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地平靜了下來,朝陽再次從雲中顯露,將陽光灑滿大地。
風雨止歇,萬物生長,眾人驚訝的發現,老子講道結束以後,函谷關中竟然到處都充斥著奇花異草。
在晨曦之下,這些花草無比美麗,到處透露著清香的氣息,使得自然風光變得無比秀美。
蘇尋心中舒適,張開眼睛,伸出雙手深深地呼吸著。忽然,他彷彿意識到了什麼一樣,看向老子,發現此刻的老子也在含笑看著他。
他頓時覺得十分親切,雙手執禮,輕聲道:“師父。”
“呵呵,蘇童兒,那魚兒,有趣嗎?”
蘇尋微笑:“有趣,有趣極了。”
“嗯。你喜歡魚兒,魚兒也親近你,這很不錯,非常不錯。”老子點頭。
旋即,他忽然又看向旁邊的尹喜,問道:“關令,那金色的文字,如何?”
此刻的尹喜目光呆滯,眼中滿是回味之色,但隱約中,又有幾分不甘。他沉浸在方才的文字之中,久久未能回過神來,直到老子開口,才彷彿如夢初醒一般抬起頭,頓時如喪考妣一般眼中浮現出悲痛。
隨即,毫不遲疑再度拜倒在地上:“聖人,大道無限,可我……我只記住了三千言。”
尹喜眼中浮現出淚水,他從小到大,閱遍聖賢典籍,學的了一身本領、智慧。可剛剛看到了那“大道金文”之後,才終於知道,何為造化!
既知造化,卻不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去將它們記錄下來,這對尹喜來說,比身死還要痛苦萬分。
“哦,竟然記住了三千言?”
老子看著尹喜,眼中似乎有些許驚訝,但卻又微微搖了搖頭,道:“能記住三千言,已經很不錯了,若是換做了我這徒兒,恐怕未必能夠記得如此多的文字。”
“今日關令得大道三千言,可以將其名為《道經》。只是,這道經蘊含的乃是大道造化之意,道之深奧,言語難以輕表。若不能理解,日後必生歧義。”
“關令何不引為註解,令大道造化得以適合人間,若能如此,日後必廣為流傳,為世人奉作經典。”
尹喜聞言,忙問道:“不知若引為註解,當何以根由,何以命名?”
老子道:“當以墳索、三易為根由。此典用教以入世之道,可稱作《德經》。”
尹喜頓時大喜,忽然又彷彿想起了什麼一樣,道:“求聖人能夠再住數日,再講得清楚一些!”
老子輕輕地嘆了口氣,道:“大音希聲,此間事已了,老夫,也該離去了。蘇童兒,走罷!”
“是。”蘇尋回應,隨即看向尹喜,道:“關尹子,勿要過於失落。總有一日,我等還有再見之日的。”
眼見如此,尹喜眼中雖浮現出了失望之色,但是聽到了蘇尋的話,又轉而浮現出了幾分期盼。
於是,也便不再糾纏,站起身來,強笑道:“既如此,喜便恭送聖人與蘇子,希望有朝一日,還能再見!”
說完之後,尹喜便引眾人出關。在路上,他的目光一直放在老子身上,滿是依依不捨。
老子倒著騎上青牛,當先出關,蘇尋這一次則是跟在身後。
臨出關之時,蘇尋心中有所動,忽然向尹喜拱手行禮道:“關尹子,你身負開宗立派,傳承這《道德經》的重任,日後必然名動天下,弟子無數。蘇尋代替周室天下的黔首,謝過關尹子了。”
尹喜連忙回禮,心念轉動,便也意會到了蘇尋言語中的含義,目光深意地說道:“請蘇子放心,尹喜省得。”
蘇尋點了點頭,轉過身去,跟上了老子。
“尹喜,恭送聖人,恭送蘇子!”
尹喜在身後大喊。
與此同時,函谷關的眾將領與諸多黔首也一同拜倒在地:“恭送聖人,恭送蘇子,恭送青牛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