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目光微動,仔細看著尹喜,半晌後,卻搖頭道:“大道不可以言表。關令與道有緣,總有一日,自可得道,只是卻與老夫無緣。何況老夫不日便要離開人間,此後是吉是兇尚未可知,又豈能連累關令?”

尹喜連忙說道:“若能聞道,就算身死某亦無悔!”

不過無論他怎麼說,老子卻只是搖頭。

蘇尋在一旁看著,心中不由想道,看來並不是老子的收徒標準低,而是自己實在是太幸運了。

這尹喜,絕對是有道全真。若論天賦,其也堪稱舉世無雙。

別不的說,他從小便能領悟三墳八索等上古典籍,並且可以通觀星象,深諳易經,這絕對是天下少有的奇才!

不僅如此,其素有賢名,現在這天下之間,聲名人望能夠超越尹喜的,恐怕沒有幾個人。

可以說,他就是天下大賢!

尹喜苦求無果,看向蘇尋眼中浮現出了深深地羨慕之色。不禁心中卻覺得,蘇子之才遠勝於自己,或許只有蘇子這樣的大才,才能夠成為聖人的弟子吧!

“也罷。”

這時,忽然,老子又說道:“此次老夫與蘇童兒出關西去,但總有一日,卻還是要回來的。如果那個時候關令大人仍然此心未改,可去找我的徒兒。屆時,自有機緣。”

“多謝聖人!”

尹喜頓時大喜,再次拜倒。在他的眼中看來,這或許便是老子給自己的考驗,不過他自認為道心堅定,有很大的自信能夠度過這個考驗。

“起來罷,勿要總拜。”

“是!”

尹喜歡喜地站起身來,親自給老子倒上了一杯茶水,雙手尊奉,老子接過之後,他又給蘇尋也斟滿了一杯。

蘇尋輕輕呷了一口,此茶清苦,但又苦中帶甜,初入口時覺得難以下嚥,細細品味,卻又著實好喝得很。

此乃荼也,《詩經》有云: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荼雖極苦,但亦是別有一番風味,蘇尋愛茶,只覺得甚合口味。

尹喜看著兩人,眼中滿是嚮往。

他沉默了許久,忽然說道:“今日赤癀已解,聖人與蘇子要出關西去,此事喜不敢阻撓。不過,喜曾聽聞,聖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竊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為己任也。”

“今道法晦暗不明,但若能有聖人之智,日後必能再現聖賢。此乃應天地造化之大勢。喜在此拜求聖人,可以將聖人之智著成為書,若當如此,喜必定以餘生之力代聖人傳於後世,流芳千古,造福萬代!”

“嗯?”

老子雙眼微微眯起。

另一旁,蘇尋也是心中一動。

他知道,尹喜的這番話代表了什麼。

不錯……

這正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道德經》的誕生!

不過看到老子的神情,蘇尋生怕因為自己而來,導致這篇鉅著不能誕生,於是也在旁邊說道:“伯陽師父,我覺得,關尹子所言不錯。大道不可改,但人智可為之。若師父可以著作立書,必然能造化生現,使人得以感悟,此中功德,不啻於開天闢地也!”

老子聞言,斟酌半晌,隨即目光漸漸變得略微嚴肅了幾分。

他微微站起身來,與此同時,轟然一聲,天地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