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向西而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蘇尋得了法名,心中不由大喜。
原本,他對於老子收自己為徒如此順利,還感到有幾分不安。
但是,當老子親自給自己賜下法名之後,這份不安便煙消雲散了。
何為法名?
法名,即道名。
與所謂的“道號”不同,“法名”相當於是一個人“入道新生”的證明!
西遊記中,孫猴子被菩提祖師賜名“悟空”,從此方才能夠“打破頑空須悟空”。
從那以後,小說中也一直以“悟空”為名稱呼他。
而後來,孫悟空拜師唐僧之後,唐僧明知道“悟空”這個名字元合佛門法名,但還是取了一個“混名”,喚做“行者”。
自此之後,小說中便不再稱呼悟空,轉而改為“行者”。
同樣的例子,在古代有很多。可以看得出來,名字,代表的便是接納。而法名尤甚,相當於“再造”之恩!
老子真的收自己為徒了,而且,還是唯一的徒弟……
蘇尋,蘇道真!
這正是:
下有幽冥上有天,死生雲滅俱紅塵。
要識玄機先斬命,如求大道必尋真!
……
……
蘇尋對老子再行大禮,老子也沒有拒絕,畢竟這法名之恩,他的確當得!
等蘇尋行禮結束,老子說道:“蘇童兒,紅塵事已了,不若離去罷。”
老子開口,蘇尋頓時抬起頭來,略微驚訝地看向老子。
卻聽到,“哞”地一聲,守藏室中,一隻板角青牛緩慢踏出。
老子輕輕撫摸著那青牛,隨即,緩慢地坐在青牛之上,誦道:“時節因緣不偶然,既由人事也由天……”
詩詞誦著,便緩慢地向西方騎去。
蘇尋聞道,當即心中清醒,他看向天子宮的位置,暗自下定了決心,總有一日,自己還會回來的,那一日不會很久的。隨即便拜倒在地,恭然行禮。
……
……
當得知蘇尋去守藏室後,姬貴當即與眾臣、眾王子也一同前往守藏室。
不過他們卻撲了個空。等他們到來之時,蘇尋與老子都已經離去了。
“稟告大王,我等遍尋藏室,未見藏室史與王子,只發現竹牘一卷。”
眾人焦急之間,有侍官來報,隨即遞上了一卷竹簡。
姬貴忙接過,開啟竹簡,卻發現上面正是蘇尋留給他的書信。
讀過竹簡之後,姬貴眼中浮現出了幾分悵然。
忽地,他目光略微凌厲幾分,拔劍說道:“王子尋既然無心大位,那餘一人便承他的心願。今日起,便革去他的王位,以後王子尋便不再是姬氏之人!”
“這!”
眾王子麵面相覷,沒想到姬貴竟然會如此。
若是普通的王子,如此不尊禮法,擅自離去,姬貴如此作為的確倒也正常。可是,蘇尋不一樣!
且不說天生瑞象,單說蘇尋本身的賢名,無論犯了什麼過錯,都不是不能原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