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出來混要講誠信(第1/3頁)
章節報錯
“陳平?”
楊默放下了手裡的活。
若說別人,他可能不清楚。
但是老鄉劉邦的那幫小兄弟們他可是太瞭解了。
歷史上的陳平名聲不好,所用的計策也大多都是些道德有缺的計策。
但在輔佐劉邦當皇帝這塊,卻是沒得說,出了大力了。
當初自己上學時,還專門和同學抬槓抬過陳平的事。
對他的生平算是很瞭解。
項羽和范增的關係,是他離間的,大楚也是由此頹衰,當初還喬裝誘敵,使劉邦從滎陽安全撤退。勸劉邦封韓信齊王,讓韓信鐵了心效命劉邦,聯齊滅楚,打敗了項羽。韓信也是這哥們計策擺平的。
算是給劉邦遞上了殺了韓信的刀。還解了劉邦的白登之圍,讓自己這位老鄉脫離匈奴險境。
李白一說陳平,楊默馬上就想到了一個成語:盜嫂受金。
當初項羽和劉邦撕逼的時候,陳平投奔劉邦。
在好友魏無知的引薦下,被劉邦重用。
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服氣,其中就有周勃,他們向劉邦進言說陳平在家時和嫂嫂通姦,在軍中接受將領的錢財。
劉邦一聽,軍隊裡還有比我更無恥的人?
十分生氣,於是先把陳平的介紹人魏無知叫過來訓斥。
魏無知聽了之後,就頂了劉邦一頓:我所說的是才能,大王所問的是品行。現在如果有人有尾生、孝已那樣的品行,但對勝負的命運沒有好處,大王哪有閒暇使用這樣的人呢?
潛臺詞顯然是在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你什麼德行自己心裡沒數?
劉邦估計是聽出了魏無知的潛臺詞,覺得很有道理,沒辦法反駁。
為了找回面子,因此又把陳平叫過來訓斥一頓。
陳平一聽這話,馬上表示我空身而來,身上一個銅板都沒有,你不讓我收受賄賂,我怎麼給你辦事?
至於說計策這塊,你要是覺得還行,那你就繼續用我。
要是你覺得我沒用,貪汙的錢財都還在,不在的也都花在你身上了。
那我就把剩下的整理好,全都上交,然後我回家種地。
潛臺詞必然就是,項羽要是要我,那我就找項羽,
劉邦一聽這話,覺得陳平和自己是一路人,表示很喜歡他。
並向他陳平道歉,還給他賞賜封官。
總體而言,在楊默的認知裡,陳平是一個很有手段,絕頂聰明的人。
乃是漢朝開國將領中最懂的生存之道的傢伙。
只是想不明白,為什麼他會前來招安項羽。
這不是羊入虎口麼?
范增不知道自己和陳平的恩恩怨怨,可項羽可是清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