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今天沒明天的過著,一個個吃的肚子滾圓,喝的是爛醉如泥,不多時,呼嚕聲此起彼伏響徹牢房。

“楊大哥,你,你好像知道李建成不會為難咱們。”

確定周圍這幫囚犯全都呼呼大睡後,辛棄疾方才小心翼翼的問道。

之前在高臺上,雖然被綁著,而且被打入了楊默這一派。

但辛棄疾卻一點也不擔心。

他一直觀察著楊默的反應。

楊默看起來很是憤怒,而且表現的非常絕望無助,但一直觀察楊默的辛棄疾卻感覺,他的絕望和無助來的太過突然。

雖然看起來沒有什麼破綻,但細細想來,感覺滿身都是漏洞。

李白雖然沒有辛棄疾觀察的那麼仔細,卻也感覺今日的大哥有些反常。

“歷史上有個朝代,當朝有兩個權臣。”

楊默並沒有直接回答辛棄疾的問題,他對辛棄疾能在哪種情況下還有心思察覺到自己的變化很是滿意。

這份心理素質,卻是比李白要好很多。

當然,李白本身是個感性的人,性子灑脫,方才能寫出如此多的詩詞來。

但辛棄疾卻是一個相對理智的人,在某些方面和楊默很像:越是危機,越是冷靜。

辛棄疾和李白見楊默沒有直接回答,也都耐著性子聽下去。

“某天,皇帝覺得兩派的勢力有些不對等,於是就想平衡一下,於是就授意一個御史狀告勢力看起來比較大的權臣貪汙受賄。”

楊默慢條斯理的說著:“另外一個權臣的黨羽見狀,以為皇帝要除掉他們的敵人,因此全都跟著彈劾。”

“假如你是被彈劾的權臣,你該怎麼破局呢?”

辛棄疾見楊默看向自己,很是認真的想了想。

李白則在一旁道:“自然是讓手下人據理力爭了。”

楊默只是含笑,並沒有回答,目光看著辛棄疾等待著他的答案。

“如果我是被彈劾的權臣,我會讓自己手下的官員也都跟著他們彈劾。”

辛棄疾深思熟慮後,方才緩緩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這,這不是...”

李白則一臉的不解,沒有想通其中的干係。

楊默則點了點頭,對辛棄疾的回答很滿意:“對,那個權臣也是這麼做的。”

“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