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楊默與李白的斗酒一事,便傳遍了全城。

斗酒,乃是太原城的優良傳統美德之一。

每年中秋和年關,城內的各種集會上便會有各種助興的雅鬥。

文人墨客們有斗酒、鬥詩、鬥劍、鬥舞...

下里巴人們有鬥雞、鬥狗、摔跤...

這些各種比鬥,便是尚武的北隋長年累月裡催生出來的。

當楊默喝到二十碗的時候,人群中開始有人叫好。

眾人循聲望去,見是一個衣衫洗的發白,卻整理的乾淨利索,略顯窮酸的書生。

這種書生,在下街裡不少。

往日裡他們沒少招人白眼,甚至是這些衣著顯貴們的世家子弟取笑的物件。

有一人叫好,便會有兩人,隨後這些下街文人階層最低端的書生們,全都開始為楊默叫好。

連喝二十二碗烈酒,這是下街的記錄:雖然李白早就已經破了。

相對強者更強,大眾百姓們更喜歡看弱者逆襲。

當楊默端起第二十一碗酒的時候,站在他身後那些剛剛譏諷他的人也都跟著緊張起來。

有的人暗中為楊默鼓勁,有的人單純的為他緊張,有的人為他可能破記錄而興奮,當然也有人暗地裡盼望著他倒下。

連喝二十二碗,即便是這個時代的酒,楊默也有些扛不住了。

眼前開始亂晃,神智開始模糊,舌頭說話更是開始打顫。

他晃晃悠悠的站起身來,旁邊的馬三寶也跟著起身,滿臉擔憂,伸手想去扶,被楊默瞪走。

李白依舊是剛剛的樣子,似乎距離倒下永遠差一碗酒。

“太白兄,樓...樓下那匹馬...可,可是你的?”

李白大笑一聲:“對!正是我那日送於你的!”

相對於楊默,喝的更多的李白說話依舊和剛剛沒什麼太大的差別。

“多謝了!”

再次確定李白便是當日搭救自己的差役,楊默雙手捧著碗,鄭重的鞠了一躬,起身的時候,一飲而盡。

李白連忙伸手想要將他扶起,卻聽楊默高聲道:“倒酒!”

而後看著李白噗嗤笑出聲來:“我,我今日還說,要,要去尋你,你怎麼,怎麼就來太原了?”

一番話說的是顛三倒四,好在能表達清楚。

提到這個話題,李白大笑一聲,穩了穩心神看著楊默:“楊大哥,早知你是太原的公人,我便不來不來尋你了。”

楊默沒有反應過來李白還在誤會自己是不良人的頭目,一瞪眼:“為何?”

“我來此間,便在衙門裡當差,你是知曉的!”

李白冷冷一笑,坐下來,心中怒火而起,整個人殺氣騰騰。

“對,我知道!”

“那日你走之後,我回到府衙,縣中路出一群流民,我本以為縣公會發糧接濟,沒成想卻讓我等驅趕出境,若是不從,還要殺人!”

他咬了咬牙:“我氣不過,一怒之下,便將那狗官殺了!”

此言一出,圍觀眾人全都嚇了一跳,擅殺朝廷命官,這可是抄家滅族的死罪。

“那日見你之後,便心中仰慕,殺了人便想來尋你,又不是你去了哪,只是知道往太原方向,便來太原城內尋找,沒成想你居然是太原城內的公人,這豈不是自投羅網?”

李白說完哈哈大笑起來,絲毫沒有任何後悔之意。

耳聽得李白又說起官府驅殺流民一事,楊默想起那日救治的流民,拳頭攥的咯吱咯吱的響。

“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