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已經考慮到了自由工匠們的經濟水平,咬著牙降到十錢,卻沒想到他們還嫌貴。

“雖然他們不識字,但卻會算賬。”

李白最開始也和楊默一樣的想法,但詢問了幾個有興趣的工匠後,也認同了十個錢對他們來說貴在哪裡了。

三個月三十文看起來不多,但這三個月裡,他們卻是沒有時間幹活的。

沒時間幹活,就賺不到錢,表面上是交了三十文,但實際上卻是損失了不止十倍,甚至百倍。

“是這個道理。”

楊默聽完,也認同的跟著點頭,自己只顧著編寫教學大綱,確實是疏忽了。

可怎麼解決呢?

問題丟擲來之後,不光是楊默,連李白和蒙恬也都陷入了沉思。

旁邊的蓋聶則依舊如平常模樣,似乎這件事和他一點關係也沒有。

四個人在屋子裡沉默了很久,李白方才道:“要不然咱們給錢吧。”

蒙恬也抬起頭來,他和李白的想法是一樣的。

今天中午的去市場招生,蒙恬跟著去了,好幾次差點沒耐住性子,說出老子給你出這個錢的話。

“出錢,意義就變了。”

楊默微微搖頭:“若是這樣的話,我還不如直接去王家調人呢。”

王家作為太原最大的世家,本來就有屬於自己的工坊,因此養了一大批的工匠。

這些工匠都是奴籍,祖上是打鐵的,那麼子子孫孫都只能從事這個職業,而且只能給王家打鐵。

“對啊,為什麼不直接去王家調人呢?”

蓋聶難得開口,冷不丁冒了一句:“萬事開頭難,這第一步先走出來,別管是怎麼走的,先走出去再說嘛。”

“鴻都學宮最開始就是這麼幹的,第一屆的學生都沒熬到畢業,就倒閉了。”

楊默白了他一眼,蓋聶不食人間煙火,自己也懶得和他解釋。

“大哥更想的是要一個過程吧...”

李白自己琢磨了兩天,多少明白楊默這麼做的寓意。

“對,過程很重要,如果從最開始,一遇到困難就想著花錢,等學院做大了,甚至以後開了分院,會堆積更多的問題。”

楊默也不知道自己的堅持是對是錯,也許蓋聶的建議才是對的。

萬事開頭難,先走出第一步再說。

可心裡卻覺得,如果這種事都解決不了的話,自己這幫穿越者未免有點廢物了。

抬頭看了看李白、蒙恬和蓋聶,都是青史留名的大人物,豈能被這點小事難住?

但現實是:這個再加扁鵲就能開團的組合,的的確確被這點小事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