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我在上學的時候,雖然學過,但好像並不要求背誦全文,所以記不住。”

腦子裡過了下隆中對,發現一句也記不清,只是知道中心思想:聯吳抗曹。

“但先生想要了解諸葛亮,我倒是有一篇文章,乃是諸葛亮所寫,先生可以聽一聽。”

楊默頓了頓:“叫做出師表,不知那位叫做坦夫的少年有沒有給先生背過。”

“出師表?”

荀彧微微搖頭:“他並不是很想談我那個時代的事,因此只提到了諸葛亮,除此之外便是閒聊了,主要是關於北隋的見聞。”

“這是諸葛亮給劉禪,也就是劉備的兒子上的一封奏表。”

楊默不知道那個叫做坦夫的少年給荀彧說了多少關於三國時期的事情。

荀彧和郭嘉兩個人在確定誰留,誰走的時候。

坐在一旁的楊默心裡也在算計著。

不管誰留下來,他都不打算讓他們回齊州了。

對付荀彧有對付荀彧的法子,對付郭嘉則有對付郭嘉的辦法。

荀彧願意主動和自己攀談,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荀彧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楊默清了清嗓子:“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出師表是楊默前世初三時候學的課文。

要求背誦全文,因為對諸葛亮的喜歡,所以他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倒背如流。

因此那麼多年過去了,此時背誦出來,依舊十分的流暢。

荀彧在一旁認真的聽著,當聽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時,原本淡定的荀彧,像是心中的柔軟的地方被擊中。

面色沉重起來,低頭看著棋盤,手裡的黑白棋子慢慢的摩挲著。

出師表背完,楊默看著陷入沉思的荀彧,啪一聲,將棋子放在棋盤上。

“先生,以為如何?”

“忠臣之言,莫過如此。”

荀彧長嘆一聲,沒有想到出師表居然讓他產生強烈的共鳴。

至於說剛剛主動提及隆中對的動機都暫時忘卻了。

他忘記了,但楊默並沒有忘:“先生提隆中對,是想要藉此教楊默吧。”

自己一到齊州,他們就猜了身份,說明齊州對太原一直都很關注。

他楊默在太原的處境和情況,曹軍大體是掌握的。